不说红杏吐蕊,油菜亮黄;不说紫燕斜雨,莺飞草长。单就塘边堤畔的株株行行翠柳,就使人醉于春色的无限无尽了。
柳树知春早,形象好。
春风未动柳先知,敢做东风第一枝。还在朔风凛冽时,人们在心里就叨着“六九七九,河岸看柳”,盼望着春天的到来。随着紫气东升,柳见得渐绿浓起来。和风惠畅处,它丝丝弄碧,整日做婀娜状摇曳不止,摇出万段柔情。更有那村野牧童,折一段柳枝捋捻成哨,吹奏出田园春光。对于柳的美,千年前的唐诗人贺知章已有诗咏赞:“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真的,有闲暇站立洛河大堤,看绵延十数里苍翠逶迤的杨柳,心中涌动的感觉实难绘就呢!
柳树有情义,不忘本。
柳树不同于别的树木,生于泥土而心性向天,对于大地不屑,仿佛只有到了落叶时,才想到归根。而柳树的细枝末稍都对大地母亲一往情深,俯首向下终生不悔,遇到劲风来时,还极力探颈亲吻大地母亲。它的情还体现在古道驿站亭边,依依杨柳与愁离恨别同调。翠柳不堪攀折苦,那是别人泪太多。拿柳赠人,以示难忘,这情太深了。它的情体现在奉献上。干做器皿,任匠斧凿,条编筐箩,农桑用多,叶泡清茶,入心去火。最是浓荫匝地,使人不被骄阳所灼。
柳树生命强,不娇贵。
不论什么人随意取它一段埋入土中,便可成活。这便有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俗语。乡间办丧事用它来作幡,事毕插在坟头亦能成活呢?不像别的花草树木,今日要捉虫,明日要水喝,使人劳顿生烦。你就是为了观赏或某种需要把它平茬锯掉,它也还会旁生柔条。
当然,也有人对柳摇摆不定无主见,弯腰屈身事权贵,颇有微词。百家之见无可厚非,但通体影响不了对柳所褒的认定了。
作者简介:
李相卿,宜阳县高村乡演礼沟村人。生于1954年,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长期从事教学、行政工作。曾担任三乡、韩城、民政局纪委书记、洛阳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宜阳县作家协会理事,爱好写作和旅游。回头看,从政多年,业绩乏陈,只在熟人圈子落个“那人不赖”。文学创作从85年至今有100多篇散文、新闻、诗歌在报刊上发表。许些有限成绩,尚可聊以自慰。
主播简介: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