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智慧无穷》
(十六)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道义化心 利益养身)
人性优于兽性之处,在于“利益”配置之上还有“道义”自觉,其实中庸之道就是在术“利”与道“义”之间达到平衡。“利益”让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但需要法治他律,“道义”则让社会关系得以和谐共荣,这是自觉自律!凡人之悲在于作茧自缚且以为是,世界冲突主要源于文化价值观混乱且互不服让。《大学》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其实人类社会是以道义为纲还是以利益为本?这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立世的天地之大别!“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以利益为本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立世之根,所以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法则下的剥削与掠夺行为人人接受,而殖民主义、自由主义、霸权主义在西方白人世界似乎理所当然,法律保护对象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非“天下为公”。东方文化崇尚道义,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范公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维持人类社会秩序是以“道义”为核心还是以“利益”为核心,这是东西方文化区别的关键节点!所以“以德配天”“德主刑辅”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主张。而东西方人类视野之长短在“道义与利益”基础上泾渭分明,中国五千年文明“道统天下”,即使昏君也消灭不了中华民族的“道性”文化!因为“道性”文化中隐含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方向,这就是中国古人提出的社会大同天下为公。

人生之惑,源自于何?其实是源于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茫然无知或明知故犯!规律是什么?就是万物之运行道路,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老子言:“道法自然”!即道效法道自己本然而然的样态。道在哪里?《中庸》曰:“道不远人”,但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在于文化之分合方向不一,西方文化在分,而东方文化在合!西方文化的灵魂源自于《圣经》,东方文化的灵魂源自于《易经》,分者为术,合者归道。此之犹如医学,西医分门别类,隔行如隔山,医头医脚,以术治身,而中医没有分科,统揽全局,以道养心。道与术,其实也就是东西方文化之大别,西方文化以术为基础,而东方文化以道为根本。

道所体现的宇宙规律是什么?我们仰观天象内观人体会发现一个有趣之点,日月星辰在运动中循道而行但互不妨害!人体各系统在运动中亦并行无碍如水循环、血循环、气循环、食循环等等。《中庸》总结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也就是中国的“互利共荣”文化的思想基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倡议建设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世界互联互通工程,中国提出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构筑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以上这些由中国人提出的具有东方文化基础的道义思想,却违背了西方弱肉强食丛林文化中以“白人优先”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殖民主义、个人主义、霸权主义”的主张,未来自然会遭遇到西方“上帝”的抵制。

道之内涵是什么?大道之律首为阴阳合则太极。《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实太极之阴阳中,阴阳就是一个互依为命的太极整体,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孤立的存在。如何让一个整体在和谐之中向前推进?如何让事物合久则分分久则合?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以道御心以术御行的驾御能力!这个能力不是来自于被御对象,而是来自我们道性修养与道性自觉!
“太极生为阴阳,阴阳合为太极”,道律依次阴阳互依。在这个太极世界里,永远不可能全阳,也永远不可能全阴,犹如双镜对视,镜中永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同类相斥,阴阳相吸”乃是规律,我们只能根根据对方的阴阳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对策,以达到阴阳平衡,而不是强迫世界适应我们的意志,此之为东方文化智慧。阴阳平衡的表现是和谐,不管阴增阳减还是阳长阴消,其最终目的是在运动中达到平衡,犹如运动中的自行车,轮子虽分先后,但自行车的平衡需要两轮在运动中共同把握,这就是阴阳两仪的动态平衡之美。当然掌控阴阳互变的限度非常重要,也就是“火候”,我们为了“平衡和谐”这一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是褒是贬?是示强还是示弱?是打压还是抬举?一定要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和心理期许!若我们忽略了这些从而导致恶性反弹,则事倍功半,这叫物极必反。

西方文化是术性文化。我们从西方文化中应适当吸取一些刚性“丛林法则”,从而做个理性的强者,对待朋友需用美酒,而对待豺狼则需猎枪。在动物世界的生物链条中,并不都是可爱的羚羊,美丽的孔雀、还有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规则。而在同类动物中,为了争夺交配权、食物先占权或族群的支配权,同类之间常常争斗激烈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人应当超越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已经领悟了道性智慧,从而形成了以互“爱”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所以文以载道,大化天下。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