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惠三农 (散文)
马铁铭
根据国家“十五”规划,我国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其内容包括对公路、电力、生活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前,像我们这个地方,农村道路都是土路,下雨的时候十分泥泞,出行和农田作业更是不便。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好多村的农田作业道也修了水泥路,为农民提供了方便。近些年,农村私家车猛增,出行十分快捷。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对于农村发展非常重要。多年来,我们延边州的农村公路建设成绩十分突出,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但出行方便,农产品运输也很便捷。目前,我州农村公路总长六千多公里,位于全省前列,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在这电气化信息化时代,通讯十分便利。就说手机吧,除了老人和孩子,几乎人手一部。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在我州农村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在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人口吃上了自来水,通过危房草房改造住上了砖瓦房。各村均有标配的村部、活动室、图书室、广场等设施。植树种草,美化绿化乡村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好多农民在城镇都有楼房,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全州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喜人,通过城镇绿化、道路整修、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改善了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城镇面貌,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光阴荏苒。延边的变化令人瞩目,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民族复兴大业取得辉煌成就中的一页。让我们团结起来,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斗吧!
马铁铭,笔名冬生,男,70岁,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老三届”回乡知青。现为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敦化东牟山诗词协会理事,中华作家网人才库优秀作家人才。著有诗集《诗词文赋》《诗路心语》。作品散见于《敦化时报》《延边诗词集》《延边晨报》和北京《中华名人志》《共和国之星》《中国当代名家精选》《世界华人艺术家名典》等文集。诗词作品参加省内外诗词大赛多次获奖。曾被北京国家级媒体授予“当代诗坛功勋人物”“中华知名艺术家”“全国诗文书画先进工作者”“当代文艺先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