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是个夏季非常凉爽的地方,它被环绕在山中,依山傍水,所以夏季气温比较低。特别适合人们夏季来这里避暑,是典型的避暑胜地。
记得在一个夏初到承德时,天已是傍晚时分。那时天气凉爽,我还没有吃晚饭,看到路边有一家灯火通明的火锅店,里面有些人在吃火锅,我忘记了这是夏天,也进去吃起火锅来。吃着火锅并不觉得热,想起来清朝皇帝他们就是吃火锅的,他们夏季在承德避暑,回味起来,觉得此餐颇有意义。
第二天,按照计划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避暑修建的一座山庄。那里是皇帝的行宫,修建的看上去颇有皇家的气派。走到山脚下,坐上观光车游览,能够感受到承德山势的陡峭,颇具惊险。这时真佩服这些开观光车的师傅们,他们无畏道路的险峻,行驶在上下起起落落的观光路线中,让我们充分领略到山的气势与风姿。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山中的动物,特别是在山里跳跃的梅花鹿,想那清朝皇帝养梅花鹿,采鹿茸,喝鹿血,今日见到了在林间的梅花鹿,它望着我们,奔跑着,跳跃着。我在父亲的日记中曾读到他想捉一只梅花鹿,把它放到南方养起来,让我们看看梅花鹿。父亲是南方人,梅花鹿在南方颇为珍贵,今天看见梅花鹿,知了父亲的夙愿。
在避暑山庄还看见一座小布达拉宫,虽然没去过西藏,没看到过西藏宏伟的布达拉宫,但是在承德这个地方,看到缩小的布达拉宫的建筑,终于能走进去,观看西藏的建筑艺术和体验它的宗教文化。在夏季,里面石砌的建筑让人感到环境很冷,好像不是在夏天,没有给人以任何的夏季印象,倒像是深秋般的凉,让人记住了它石砌屋的冷。
在避暑山庄有一个宽阔的池塘,水很清澈,前来观光的人们常到水边来玩,享受着山边戏水的快乐。据说在池子里洗洗手打牌能赢,在看到池水的秀美后,输赢仿佛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真像是江南的水乡的美,水边的人们,享受着水的凉爽、柔美,让人难以忘怀。
承德还有它著名的寺庙普宁寺,普宁寺是座很大的寺院,它的香火旺盛,在夏季我去承德时它正在修缮,但并不妨碍人们的参拜。寺庙旁边的一处地方,有悬着的转经柱,据说用手把它们转过一圈之后,就是念过一遍经了,这也是给那些不识字的人一个念经的所在。我把它们一一逐个转动一遍,也是念过一回经文。那里有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据说观音菩萨是送子的,使人们对它心生朝拜之意。在普宁寺外摆有菩提子和菩提根。我想起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子新的是白色的上面有咖啡色的点点,时间久了,菩提子底色就变成棕色。我带了两颗菩提根回家,每天看看它们,心生清净,有向佛之意。
又有一日去了承德磬锤峰,它的山峰并不陡峭,在夏季树林密集,坐着缆车上去,可以浏览上山的景色。那时我是第一次坐缆车,只知道缆车像公园的长椅,就坐了上去,并不知道把头顶的护栏放下来。和我同乘缆车的同事把护栏放下来,他没有说什么,我当时真是很感激我的同事,使我知道有护栏,他像是救了我一命。这次旅行真是很有纪念意义,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磬锤峰山上有两座石锤,像是纺织娘娘的纺锤棒竖立在那里,它给人以纺织娘娘纺织的印象,这是山上的奇观,让人们络绎不绝来参观着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一天去了关帝庙,进去才发现那是一座道教庙,它有着阴阳的图案,和它道教的教义。看着悬挂的阴阳图,使人看到生死轮回,阴阳仿佛就是这样轮回旋转着。男女也分阴阳,也是它的图案所包含的。进到庙里,能够体会到道教讲的,出来使人仿佛又有一次新生的体验。道教也总是有它的存在在生活中,有着对它的了解和信仰,在这个避暑胜地,仍有着对它的参观处所。
承德虽然不是座大的城市,但是仍有它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它的物产丰富,人们能够吃到山中所产的瓜果蔬菜等,吃到这些山珍。它的夏季是这样迷人,使人对它心存快意,从过去到现在它的避暑作用至今未变,每到夏季游人络绎不绝,都来感受它的清冷,在这个避暑的宝地。
2023.3.13
作者简介:陈红,天津市人,乡村作家,喜爱文学,从201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诗歌,也有小说。作品曾经刊登在多家网络和纸刊文学刊物上,有《都市头条》、《中国乡村》、《海河文学》、《红罗山文学》、《滹沱河文学》、《诗路文风》、《西散南国文学》、《南国红豆诗刊》、《南国文学原创版》、《青春诗刊》、《安徽诗歌》、《茉莉花语的远方》、《文学百花苑》、《陇东黄土地文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