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云汉说书第二十八集
《中华盛世之‘昭宣中兴’》
汉武帝末年,由于44年长时期的攻打匈奴的战争,以及施行严刑酷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国民经济极速下滑。
汉昭帝刘弗陵8岁即位,霍光摄政,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多次下诏赈贷农民,减免田租。迎回出使匈奴40年的苏武回国。

汉宣帝刘询即位,即位之初霍光继续辅政。霍光死后开始亲政,更着力整顿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强化皇帝权威,反对专任儒术,为了稳定粮价设立"常平仓″″自此"常平仓″被历朝历代所采纳。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
在对外关系上,宣帝即位第二年(公元前74年),发兵铁骑16万,分五路与乌孙国5万铁骑联合攻打匈奴,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这不仅是武帝更是两汉400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骑兵出征,可见当时大汉军威何其鼎盛,大胜而归,有力打击匈奴嚣张气焰。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带须数万人主动投降大汉。公元前51年与大汉缠斗140年的匈奴,终于低下高昂之头,南匈奴首领呼韩雅单于亲往帝都长安,拜见汉宣帝,求助大汉帮助他驱走了北匈奴,并俯首称臣做北藩。汉宣帝完成了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用兵而未完成的功业,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国力达到了极盛,不仅打败了匈奴,而且控制了西域,这一时期,汉朝不仅沒有敌人,也没有对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汉宣帝刘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为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复兴,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制定庙号,谥号极其严格著称的西汉历史中,四位皇帝有正式庙号,他们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帝刘恒、汉世宗武帝刘彻、汉中宗宣帝刘询。昭宣时期,使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开创了西汉甚至包括东汉最鼎盛的时期。
朗诵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