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0 日新华社电,时值中国“两会”进入丰硕成果期,北京再向世界传震奋喜讯:中国、沙特、伊朗于 3月 10日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声明》披露,应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积极倡议,沙特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分别率领两国代表团在北京与中国外交事务最高分管人王毅于 3月 6 日至 10日举行会谈。
会谈的最大成果,就是沙特、伊朗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在两个月内开放大使馆、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部事务。
在中国两会期间,政府换届之时,北京传出这样一条“爆炸性新闻”,确实举世瞩目。
世人周知,分属什叶派的伊朗与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沙特,均是中东大国,双方有着千年错纵复杂的宗教、地域政治恩怨关系。2016年1月3日,沙特方面宣布,因为驻德黑兰大使馆被围攻,终止与伊朗的外交关系。此后,双方虽然有长达数年的谈判,可由于多种原因,沙特与伊朗的复交事宜,一直一波三折。到了2022年末,双方谈得稍有进展,在西方势力作祟下,伊沙双方又突然相互指责。复交谈判又告中断了。之后美国智库华盛顿阿拉伯海湾国家研究所(AGSIW)发表了一篇题为《被中国抛弃的伊朗,正向俄的轨道上靠拢》的文章。其煞有介事地分析称,因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关系较好,甚至与以色列也关系不错,因为伊朗与沙特、以色列等都不睦,所以中国将有所取舍。而被“抛弃”的伊朗最终将走向俄的怀抱。
可随着2023年2月伊朗总统莱希应邀访华,所谓的“伊朗被中国抛弃”之说,被证明是美国智库生造的谎言。
如今,随着沙特、伊朗3月10日在北京宣布复交,则进一步证明中国的外交魅力与能力。在中东,能让什叶派的伊朗与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沙特重新握手,言归于好,这事能让西方一些人惊掉下巴!
他们当然知道,无论伊朗还是沙特,都是中国的好朋友。但即便如此,面对中东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他们当中也很少有人相信中国真能从中斡旋,并顺利使得沙特与伊朗和好。
但,诚如3月10日,中国外交事务最高分管人王毅所说,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
王毅还做了三点分析:第一,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东欧问题,还有很多事关和平、涉及民生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关注,需要当事方及时妥善处理。
第二,无论问题多复杂,挑战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第三,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相信中东各国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建设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中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对话会,是在中国、伊朗、沙特三国领导人共识基础上得以推进的。
对此,世界舆论一致认为,总的感觉,2023年3月10日,会是载入现代史册的一天。沙特、伊朗之间的问题和解,当然不是东欧危机。但同样对东欧冲突之解决有借鉴作用。更何况,在沙特、伊朗复交之前,中国刚推出有关东欧危机的中方立场。
再看东欧危机双方都是如何表态的——
基辅方面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可是说了,如果俄与乌重启会谈,那也该是中、美都在谈判桌上的时候。
而莫斯科方方面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说:“中国发布在东欧局势上表达立场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可能在这种国际重要问题上不发声。”
国际舆论注意到,作为中东地区的两个大国,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达成和解,将对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国作为调解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备受关注。
在中东地区,这一成果受到伊拉克、阿曼和阿联酋等多方欢迎。在感谢中国积极斡旋的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3月10日说:“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睦邻关系对海湾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
美国白宫3月10日回应说,美国欢迎“一切有助于缓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努力”。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中东项目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乔纳森·富尔顿(jonathan fulton)3月10日说,注意到其中的中国智慧——在外交过程中,不像美国那样用一方制衡另一方。
笔者认同,在当今世界,促和反战是普世民间期待。和平与战争之间,还是有共性的。希望东欧危机双方能看一看沙特与伊朗如何谋和的。也希望世界各种地缘政治冲突、矛盾都有较好的解决办法。此次东方大国调和尽显东方大国千年“和合”智慧,值得所有人体悟。特赋《中兴乐》为评为纪。
促和伊沙功力深,
消仇调解真心。
搁怨去。
相处。
可淘金。
东方大国殷殷语。
干戈阻。
睦邻同舞。
襄助。
普世佳音。
一一2023年3月1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
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