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出枫雅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期同题《风情民俗》
本期作者
陈江 空谷幽兰,清溪紫竹 古沙绿柳 焦勇 刘天华 余建军 宇元 李平忠 馨雅 蔷薇 陈洪利 老锅 江鸟飞鸣 王黎静 东方先生 静心 莎草兰梦 王书成 希望(范er) 一帆风顺杨太保 惠风和畅 秋语 横槊赋诗 梁照升 李双林 刘国宝
总顾问:【二月河】
顾问:
曹国营 张锐 孔祥敬 张鲜明 杨诚勇
王海 吴元成 程韬光 周首林 陈占亭
联系人:毛书品
编委:
洪森、馨雅、自然、希望(范er)
空谷幽兰、索菲娅、梁照升、余建军
李平忠、林下之风、云卷云舒
一斛星月、羽佳梦、东方先生
总编(轮值):空谷幽兰
主编(轮值):空谷幽兰
品质督导:
索菲娅 、宇元、梁照升
余建军、空谷幽兰、李平忠
责任编辑:
索菲娅、空谷幽兰、东方先生
一斛星月、羽佳梦、雨夜听雨声
收录整理:雨夜听雨声
美篇制作:馨雅
微信公众号制作:林下之风
微博制作:希望(范er)
今日头条制作:云卷云舒
都市头条制作:余建军
山村即事
空谷幽兰
村头古树漏晴光,荷担牵牛竟日忙。
少壮离家修铁路,妻儿尽孝在山庄。
一排旧屋炊烟起,两碟春芽苦菜香。
老父叮咛勤耜耒,明晨整地上南冈。
山村
陈江
日照山村碧水长,迎春老树沐晨光。
炊烟袅袅桃花艳,鸟雀喳喳野味香。
且看梁间飞紫燕,犹闻羌笛念儿郎。
牵牛已过躬耕地,满目银丝倍感伤。
看图约诗
刘国宝
老树听风石磴旁,枯枝扮嫩诱晖光。
青衫十载陪牛友,破瓦终生伴土墙。
祖辈力求耕沃地,山岚宁愿绕空房。
丈夫窃喜筑楼起,只带妻儿逛走廊。
乡村晨曲
清溪紫竹
雄鸡报晓鸟喧哗,老树村头绽嫩芽。
袅袅炊烟浮草舍,纤纤曙色透窗纱。
殷勤昨夜三更雨,次第今朝两亩瓜。
健犊春耕开序幕,农夫稼穑话桑麻。
村头
古沙绿柳
茅院鸡鸣晓,茫然袅雾烟。
星沉原牧犊,路顺市捎鲜。
麦绿一犁雨,桃红二月天。
城中春色好,未若种瓜田。
乡里乡亲
刘天华
五百年前是本家,槐荫院宇共桑麻。
摊开族谱亲情溢,走进祠堂辈份加。
贺岁邀宾尝贡酒,追春宴客饮头茶。
葫芦也恋薰风暖,爬向邻园去结瓜。
村湾邻里情
刘天华
人分住屋树分丫,鸡鸭混群像一家。
邻好心田多善念,族和脸上放光华。
陈门秋送雪花枣,柳府冬还糯米粑。
偶有纷争乡约解,纠偏不必找官衙。
山春晨情
余建军
轻烟起处有人家,曦暖参天一树华。
昂首坐吟千古事,低头笑看满庭花。
梦醒白发沾清露,情牵乌犍拥早霞。
布谷催春山野秀,乾坤在手品新茶。
山村即景
蔷薇
竹林翠鸟叫喳喳,拂晓村姑锄绮霞。
老树心中藏故事,山民垄上植桑麻。
房前静看炊烟袅,屋后欣听溪水哗。
健犊犁开丰稔曲,邻翁煮酒品香茶。
步韵空谷幽兰老师《乡村写意》
陈洪利
碧树枝头炫旭光,牵牛老汉促耕忙。
一帘水竹遮关道,两岸云山远别庄。
陌上闲花千朵秀,园中小菜四时香。
娱情月下凭栏饮,醉卧清风倚土冈。
乡村有寄
陈洪利
初晨晓雾破鸡声,老丈牵牛石径行。
万户炊烟连郭秀,四时晏日映河清。
山川大地由来好,造化幽人总有情。
尽赏三春桃与李,丰收愿景在秋荣。
步韵天华老师《村湾邻里情》
空谷幽兰
散叶开枝老树丫,根深土热傍人家。
清风巷陌青青草,古韵田畴灼灼华。
隔壁封坛甜米酒,东邻捣石软糍粑。
归耕带笑山边走,抱瓮轻敲槐柳衙。
山乡春晨
江鸟鸣飞
春到村头老树荣,晨光云影胜仙城。
开轩隐现竹千杆,报晓高昂鸡一声。
门对青山松柏翠,户临碧水鸟鱼迎。
瓦房妇早生烟起,石巷翁勤荷担行。
已得雨滋怜柳绿,又惊虫醒看牛耕。
泥香花气袭人醉,竟学林间布谷鸣。
故乡春早(坡底韵)
王黎静
淡雾苍松伴我家,村幽树秀远浮华。
遥山染黛云舒袖,近水含烟蝶恋花。
穿柳黃鹂呈画彩,盈枝粉杏似岚霞。
牵牛老舅田头走,自得归来慢品茶。
山乡晨曲
次韵江鸟鸣飞老师《山乡春晨》
东方先生
抬眼岸边枯草荣,乘舟急切别东城。
家山已现阳春色,晨照初惊睡鸟声。
田作归来怎言累,身疲却是喜相迎。
依云黛瓦炊烟散,闻笛黄牛石径行。
一曲乡音弥耳久,千分土地尽人耕。
村头老树年年在,只盼熏风有鹊鸣。
山村人家
馨雅
炊烟袅处几人家,鸟啭山村唤早霞。
老树经年知世事,良田竟日寄生涯。
惜春稚子书声朗,踏露邻翁鬓影斜。
身置桃源心有梦,丰收厚泽醉清嘉。
山乡晨曲
静心(武汉)
雄鸡啼破夜清寒,乡野临晨百雀欢。
袅袅炊烟融薄霭,苍苍古木接翔鸾。
田翁健犊耕耘早,浣女空山涧水宽。
牧笛回声云岭静,归飞燕子绕梁观。
农家乐
李平忠
樟香墅野济曦天,凉爽晨风玉露悬。
垄亩佗春宜种物,町畴俶载好耕田。
鸡鸣鱼戏农乡乐,雀噪禽飞画景妍。
逸兴品茶斟杏酒,琼枝伴月福无边。
古村风情
莎草兰梦
鳞皴老树几华龄,铁干虬枝正郁青。
日浴岚烟如梦幻,云浮屋瓦似霄庭。
未知燕子并飞舞,但见牛郎独步经。
为有槐媒多弄巧,岂无河汉渡双星。
乡风民俗
莎草兰梦
泱泱大国自坤乾,乡土民风各异篇。
新岁迎财燃竹翠,小年送灶放糖绵。
禾焦百姓思祈雨,田涝龙王受拜烟。
道佛还情香火旺,观音许愿眼神专。
荒山野岭修他庙,瓦屋金堂敬祖先。
若有灵蛇从此岀,便将赤锦挂跟前。
娶媳嫁女无年日,行令猜拳不夜天。
满月婴儿欢宴庆,头名学子喜声宣。
逢年过节轮流请,炸鸭烹鱼互品鲜。
生客登门荷蛋六,熟邻失礼唾溶千。
房檐滴水休能让,地界栽碑岂可偏。
万象人间尘味足,爷孙迭代至今传。
古村风情
莎草兰梦
投宿落霞边,听翁漫说鲜。
荒垂狼虎啸,古涧蟒蛇缠。
晓浅鸡鸣地,更深犬哮天。
分居山野户,共饮水云川。
日出行朝露,蟾升下夕烟。
房前多果菜,宅后广林椽。
壁采灵芝草,塘栽翠浦莲。
氧浓滋相貌,茵蕴养颐年。
靓女村中嫁,才郎庄上拴。
人来迎客至,宾走送亲怜。
修屋纯邻事,帮忙用己钱。
班车门口绕,货运岳旁旋。
县府千河隔,机屏万网联。
姑婆偏信教,智叟却崇仙。
关注新中国,闲聊美利坚。
常怀毛主席,偶议邓希贤。
小酒随心喝,香烟可意燃。
吹灯停夜叙,星倦未能眠。
农事
王书成
青松郁锦乡,晨雾透朝阳。
风拂河边柳,雨斜田野桑。
疏篱花染露,舍院杏探墙。
四季摧闲事,牵牛耒稼忙。
田园
王书成
春到山乡喜上头,旭光阳气畅风柔。
田畴禾颖绿粘碧,河曲桃夭花绰流。
茁茂蔬畦浸清露,肥腴牛犊垦荒丘。
人民庆贺新时代,政策怀农乐自悠。
爱满家乡
杨保太
家住高高之岗,实属穷乡僻壤。
户户都不富裕,红白之事紧张。
先辈商定村约,谁家有难群帮。
若有添丁增口,鸡蛋米面到场。
还有修房盖屋,出工添料寻常。
此约实施百年,临里和睦顺畅。
爱意充满故园,我爱我的家乡。
春到山乡
李双林(南充)
春到人间暖意生,草滋木蘖物华明。
子规衔令催农事,庄户遵时作垦耕。
竹箔蚕儿霜彩覆,稻田禾稼绿波潆。
夕阳西下炊烟袅,闲看山花照晚晴。
踏 春
李双林(南充)
早起一天霞,寻芳去看花。
游人空曲巷,烟侣遍乡巴。
猎奇清俊仔,探胜倩娇娃。
微风摇破朵,溽露湿绉纱。
林樾黄莺啭,山溪绿鸭呱。
春光留客醉,莫若晚归家。
二月十九观音庙会
李平忠
尚德崇仁开妙境,高腔湘剧演慈航。
虔诚信士文台集,早渡迷津蕴富乡。
山村风情
馨雅
水绕烟村处处花,莺啼节序柳风斜。
牧童牛背悠悠笛,醉了朝阳醉晚霞。
山村晨景
馨雅
入梦山村无彩霓,初开晓色远闻鸡。
桃源境里喧哗晚,偶见田翁视菜畦。
山村风情
馨雅
雨霁山村景愈迷,莺歌声里恰扶犁。
欢情最适晴光好,少女浆衣笑满溪。
乡情(新韵)
老锅
村东有女考清华,我凑盘缠送给娃。
众里添柴烟火旺,从来乡党是一家。
山村晨景
莎草兰梦
老树新苔披绿翠,泥墙旧瓦浴岚烟。
红衣荷畚牵耕犊,石径迎辉去陌阡。
暖松
王书成
青松暖故家,石道泛金霞。
匆忽牵牛去,辛勤理黍麻。
农家
王书成
雾笼山村松映霞,阳明瓦屋树晴家。
农夫向野牵牛去,汗水浇开幸福花。
家乡春晨
希望(范er)
雄鸡晨唱惊幽梦,但醉清明窗外香。
竹径溪流醒宿酒,相逢言笑是家乡。
乡风民俗叹
静心
村头老树语沧桑,古训何来继世长?
青瓦石阶犹谨记,遗风刻骨遣衷肠。
山魂
空谷幽兰
树有年轮亦有魂,清晨布谷唤鸡豚。
春风速剪山村纸,入画耕夫带翠痕。
老树
空谷幽兰
古木村前有所思,千年一梦总来迟。
桑麻遍野实安静,烟火蒸腾足自怡。
独山庙会
惠风和畅
三月初三上独山,烧香拜祖记心间。
乡民自古多虔意,自信人生不等闲。
春耕
惠风和畅
晓色初开踏鸟啼,牵犊扛耙下南畦。
一年稼事当行早,筑梦何嫌两腿泥。
乡音
静心(武汉)
方言俚语系乡愁,渗透桑麻春复秋。
故土虽离何所载,清音逐梦万般柔。
山乡
秋语
岩崖断处村才见,地僻民淳土物丰。
水外远山晨雾重,春耕叱犊白头翁。
山村一景
梁照升
晨晓炊烟绕四邻,丽辉映照草芳茵。
沧桑老树翠枝旺,牛伴耕夫入视频。
浣溪沙·村口老树
陈江
老树迎春绽嫩黄,四周云雾尽苍茫。山村寂静碧流长。
石径上农夫曲远,竹林旁鸟雀声扬。看田间播种真忙。
如梦令·风土人情(春社)
宇元
箫鼓叠声开戏,陌上携亲相至。祈福祷丰年,喝令酒频人沸。无忌,无忌,柳荫庙前扶醉。
临江仙•牛郎心事(依晏几道体)
莎草兰梦
古树苍桑浓郁,瓦房深浴岚烟。晨辉初洒老牛牵。露清衣尚薄,小径步蹒跚。
重忆当时离恨,心中水火相煎。失魂丢魄整三年。天高可有路,能到鹊桥边?
行香子·梦故园(晁补之体)
王书成
旭照青松,篱透霞光。红砖青瓦好山乡。犊牛肥壮,农父辛忙。看初春绿,仲春碧,暮春香。
田原烁玉,河堤绿树。怎不怀梦故园乡。群山毓秀,湍水浮浆。凭晓中声,午中笑,夜中芳。
临江仙·村影田光(贺铸体)
王书成
村头虬松盈目眩,红墙绿瓦庄园。东篱雄鴙唱轻寒。石桥追树影,桃杏乱花丹。
留恋山村归路远,莺啼蜂绕春暄。健牛又去闹桑田。麦苗绿叶挺,旷野碧容颜。
沁园春·春染心绪(苏轼体)
王书成
惊蜇欣春,旭阳普野,晓岚醉晨。看劲松覆碧,水流苍野;燕莺奋羽,牛踢黄尘。
幽静山庄,喧嚣阡陌,欣看农夫畴细耘。著新蕾,凭山河染翠,顿觉精神。
倩姿游赏河津,思惆怅、葬花词又闻。叹春宵苦短,黯然伤忆;离亭修远,何奈黄昏。试问花期,任由憔悴,月满西楼泪湿巾。君不见,梦伊人千里,怎寄芳魂。
〔双调·殿前欢〕乡村春意(新韵)
惠风和畅
雨蒙蒙,润滋沃野细无声。田间小麦青波涌,一派丰情。农夫起五更,开犁心驰骋,种上金秋梦。春播一籽,秋获千升。
村口老树
作者:陈江
春风
抚摸着老树的沧桑
老树
抽出了嫩芽的鹅黄
枝叶间透出缕缕晨光
长满苔藓的老树啊
多像这个古朴的村庄
黑脊的老屋炊烟袅袅
山上山下桃李芬芳
石子路弯弯曲曲
伸向很远的前方
荷锄的老人牵着黄牛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是谁让他频频回望
是谁让他日思夜想
是在外打工的儿郎
是儿女在呼唤爹娘
春风
抚摸着老树的沧桑
老树
讲述的故事有点悲壮
为了融入大海
背井离乡的水啊
一路坎坷
跌跌撞撞
选择集体投江
奔赴那壮阔的海洋
但他们没有忘记
生他养他的家乡
你看那春江水啊
一路向东向东
朝着家的方向
《远去的饭场》
作者:焦勇
思绪随岁月飘荡
记忆在时光中回望
六七十年代的豫西南农村
几乎村村都有或大或小的饭场
那时的我
是一名下乡知青
曾经和乡亲们
一起把生活的百般滋味品尝
也曾圪蹴在大树下土坎上
和大伙一块晒着太阳
谈天论地
吃馍喝汤
那时的人们
淳朴善良
没有什么小算盘
也无多少花花肠
每个人的家境
都在饭场里无遮无掩展示
每个人的喜怒哀乐
都在众人的关注间尽情释放
虽然是粗茶淡饭
也能吃出温馨吃出希望
尽管没有多少肉食细粮
但勤劳的巧妇们
仍能为家人们做出各种花样
饭场是百家饭菜的展览会
饭场是女人智慧的阅兵场
饭场是信息的传播地
饭场是乡情民俗的大课堂
如今又回农村
再无昔日景象
家家弃旧居
户户换新房
虽然炊烟仍飘香
难觅往年大饭场
青壮劳力打工去
老人孩童守村庄
饭时多围餐桌坐
户外不见人气旺
偶见媪翁思亲归
端碗远眺半依墙
时代在变迁
乡土风情换了模样
欣喜之时有失落
幸福之中有追想
生活就是这样矛盾
人生就是如此迷茫
情感在时光中嬗变
观念在岁月里碰撞
没有不变的生活
只有永恒的回想
把美好的记忆深藏在心房
在时代的浪潮中思恋那远去的饭场
…………
癸卯年三月 于 南阳
仲春月光下的思念
王书成
仲春夜空,星汉灿烂,
桃杏花开时,月儿亮又圆。
清辉普照,银光闪闪,
举头望春月,低头寄乡恋!
思念,是一种真挚的情感,
把痴情激荡得热烈,缠绵,
把期盼妆点得高尚,尊严,
把心灵洗礼得纯洁,素然!
思念,象一把利剑,
她能够把心灵刺穿。
惊回首,我心绪怅然,
夜未央,情正浓,依阑栅。
古道,夕阳,东风送暖,
小桥,竹篱,流水向远。
我放开思想的羁绊,
是为了仲春的灿烂。
村口的劲松,苍郁向天,
薄雾里遥望,山村祥安。
鸡犬之声相闻,荷萍漫塘,
落日清辉里,炊烟在飘散。
疫情没了,父亲身体尚健,
母亲的颈椎,可否愈痊?
海棠花开时,儿女好想念,
春风起,爱妻望断归巢燕。
岳母的拐扙,需要更换,
老师的文稿,要我评点,
大学的同学,约邀聚会,
春月啊,我真的梦绕魂牵!
凝望着经年存留的照片,
心里平添了些许的伤感。
听窗外低吟浅唱的杏雨,
紫荆又溅泪,丁香花欲燃!
似水流年,苍桑巨变,
红尘滚滚,万水千山。
我这一双忧郁的眼睛啊,
遥望着那飘忽的一缕青烟!
吴刚捧酒,嫦娥舞广寒,
人间情真,故乡月儿圆。
那红墙绿瓦的农家老院啊,
鸡鸣,犬吠,健犊闹春田!
当我还是个青涩少年,
在春光里追逐狂欢。
用柔嫩的柳枝,
给我的小狗,做个花环。
故乡有肥沃的阔野田园,
老虎庙栉风沐雨千多年,
东西小河的溪水,缓缓流淌,
村西边的白杨树,蔽云遮天。
高二时的小青,是我的初恋,
桃林深处,我们曾发过誓言。
可我们还没有牵过手呀,
未结良缘,是日子太过贫寒。
九十三岁的东邻九娘,
是她把我的襁袍裹严。
台湾的三哥回信了吗?
孤苦的大伯可否康健?
春风轻柔,柳丝绦风,
我在追忆,列祖圣先。
愐怀父辈的功业,
我感激恩泽绵延。
草木有情,花艳花残,
岁月渐逝,鬓已霜染。
在这个春风沉醉的晚上,
为一缕乡愁,酌酒把盏。
天涯高远兮,西窗暗,
途路迢迢兮,夕阳短,
情意切切兮,春风暖,
富贵贫贱兮,盼团圆。
今夜,月如镜,星灿烂,
惊蜇催春,一缕缕眷恋,
我背上行囊,怀抱期盼,
去追寻,仲春月光下的思念!
(@书卷清纯20230304于宛西中专)
《乡村风情》
一帆风顺
这是一个远离喧嚣,
远离纷争的幸福家园,
这是一个放慢生活节奏,
自由自在的温馨港湾。
这里绿水青山,
润泽心田,
这里桃红柳绿,
抛却一身的疲惫和忧烦。
这里的人们互帮互助,
勤劳良善,
这里的风俗尊老爱幼,
子孝妻贤。
这就是美丽乡村,
滋养着我长大的幸福乐园,
伴随着我度过了最难忘的童年。
乡村的美,
不仅在于它的空气清新,
生机盎然,
更在于这里的人们朴实厚道,
积极进取,
真诚乐观。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是普通人的做人理念。
人心齐,泰山移,
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夙愿,
彰显着集体主义思想的光辉灿烂。
那时的社会
风气纯正,
不贪不占,
那时的人们
生活朴素,
思想简单,
没有尔虞我诈,
没有欺上瞒下,
更没有现在的贫富差。
人们齐心协力,
无畏艰险,
埋头苦干,
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流汗。
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每个人都冲锋在时代的最前沿,
甘于奉献,
无悔无怨。
岁月更迭,
时代变迁,
儿时的乡村美景最让人怀念,
儿时的乡村风情永远印记在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