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一一河北峰峰旅游景区太行药王谷之一

太行山脚下,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主城区,西行穿过豆腐沟村,驶入旅游0号专线公路,大约15分钟的车程,便进入药王谷景区。崎岖蜿蜒的柏油公路两侧,万亩中药材种植园一望无际。车子右转向北行驶十多分钟,隔着车窗向西仰望,一座山庙巍峨屹立在陡峭的山顶之上,这就是传说中的“药王庙”。
一个巨大的葫芦造型平躺着矗立在游客中心大门正上方,“太行药王谷”几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峰峰旅游协会会长马勇、药王谷景区总经理乔红斌、副总经理倪艳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马勇会长简要介绍了药王谷景区的概况,随后,由景区副总经理郭天苍带领我们参观并详细介绍了药王庙、中医药科普馆、中草药阳光种植园的由来和展馆情况。
当我们问到,为何在游客中心门口塑造一个葫芦造型时,郭副总解释,“葫芦”谐音:“福禄”,取吉祥之意。葫芦在古代称作“壶”,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悬壶济世的“壶”就是葫芦。有这样一句俗语:“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所以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这葫芦肯定与药有关。太行药王谷景区因药王孙思邈所在药王庙而著名,这一点正好契合了我们的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座别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药王庙始建于五代十国,此后于宋、元、明、清各朝代均有复修。由石砌九门相照山道、观景亭和药王庙组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唐朝时期,中原地区爆发瘟疫,波及至此地。瘟疫来势凶猛,百姓深受其害。药王孙思邈(541年一一682年,京兆华原人,今陕西省铜川市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云游至此,不忍看百姓受苦,便在此地采药医病,一场大难因而消弭于无形。百姓感其恩德,自发在此地建庙纪念这位圣手仁心的药王。药王庙香火鼎盛绵延至今,更屡有灵验轶事在老百姓口中流传不绝。药王庙里保留了自古传承的104个药方,也称药签,当地百姓凡患病者均上山进庙求取药签,拿着求到的药签到附近的村里抓药,少者一两味,多者三五味,必定是药到病除。而且只要是药签上有的药不管多难找,附近村里必定会有,因此得名“药王庙”。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为一年一度的药王山庙会,吸引着方圆百里的香客逛庙会、祈福药王保佑全家健康平安,成为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


中医药科普馆,建在半山腰,利用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原邯郸市后方战时指挥所(防空洞)”南洞,改造成为邯郸市科普教育基地。洞长400米,为“U”型,洞内通过蜡像造型,文字注释,图文并茂,展现了中国古代名医故事、中医诊断场景和中医疗法。以“中医药发展史时间轴”为主线,全面介绍了中医药五千年发展史,如“刮骨疗伤"、“扁鹊见蔡桓公”、“李时珍”、“祛寒娇耳汤”、“药王医虎”、“睡药疗法”、“熏蒸疗法”、“推拿疗法”等。使游客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增强了对中医药五千年发展史深刻印象。
中草药阳光种植园,是一个集中草药资源保存、研究、开发,以及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于一体的大型中医药现代科技园区。园区中保留了上千年来山坡、山沟野生中草药种植面积,开发荒岗、荒坡几千亩,引进种植适合华北地区生长的中药材百余种,林间套种葛根、射干、连翘、赤芍等太行山道地中药材。成为中原地区规模较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太行药王谷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位于峰峰矿区义井镇西王看村西,素有“北方小终南山”之称,因谷中盛产中药材,且药王孙思邈曾在此山采药医病,故因此而得名。河北绿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秉承建设绿色峰峰,生态峰峰,旅游峰峰,美丽峰峰,健康生态地,太行药王谷的发展理念,计划投资15亿元,打造京津冀大型中医药为主题的多业综合示范基地。目前已投入1.8亿元,平均每年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最高可达三十万人。

太行药王谷景区诚邀欢迎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陈平安)
制作: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
联系电话1510007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