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洪先生为”共同基金投资与市场”一书作序》外一篇
作者:林居正
1995年2月,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马红先生为本人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专著《共同基金投资与市场》作序(1995年出版)。
马洪先生在序言中指出,根据我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我国共同基金发展的因素和解决存在问题,是《共同基金投资与市场》一书的主要任务。本书作者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金融证券行业的实际工作者,他的视野没有局限在我国尚不成熟的共同基金形状,也没有局限于一般性的介绍共同基金和评介国外基金发展,作者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密切联系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如我国的国家基金与本国基金的建立应双管齐下,开放型基金和封闭型发展不可偏颇,重点要发展货币基金和创业基金以及完善我国共同基金监管机制等……
那时候,我还在深圳市特发财务公司工作,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此期间,我同窗好友方乃纯博士也邀请我到他手下——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工作,当时阴差阳错也没有去成。
光阴荏苒,深圳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湾区战略机遇和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之际,我受命担任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肩负着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领导的信任和工作使命。
研究院承担了一些市委市政府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如,刘平生书记总负责之下,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金院刘民院长合作课题——《先行示范区金融稳定发展创新研究》,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要领导领衔主编的《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四十年》。再如,作为专家组副组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企业资产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设计》课题,该管理类重点课题是深圳特区建立以来的第一个,更是自然基金设立以来重点项目之中金融类十个项目之一;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牵头、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负责的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我作为项目研究的主持人,承担深圳市委重点项目——《深圳市提升全球性金融中心地位战略研究》《深圳建立全球金融科技产业链研究》等五项;作为一作著作了《中国企业债券国际化研究》《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战略研究》等书,等等。本人深感责任重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诚惶诚恐能力智慧不足!
值此,无限缅怀万分感恩尊敬的马洪先生!
当然,这里要特别感恩的是,中央统战部局长、马洪先生的得意门生、我复旦大学福特班研究生同学挚友方乃纯,没有他我就不可能认识马洪先生,更没有马洪先生作序……
《参与并见证深圳市政府最重要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新22条”出台》
作者:林居正
1999年9月23日,时任深圳市长李子彬同志主持召开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发展若干规定》(深府【1999】171号),文件共22条,简称《新22条》,同时,市政府常务会议还审议《新22条》的实施办法。《新22条》实现八项创新突破,在中国大地产生极大的反响。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会议主要任务: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了贯彻落实《决定》,国内兴起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的浪潮,深圳市委市政府率先致力于产业转型,凭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华丽转身。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做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事:一是举办首届中国高新技术展览会,二是出台《新22条》。
《新22条》突出以人为本,以抢占引进人才、引进成果的“双引进”为制高点,在八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一是为增强政府产业导向决策的科学性,市政府聘请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和法律专家充实深圳市科技顾问委员会。二是继续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促进深圳市高新技术成果的创新努力。三是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负。四是以人为本,侧重成果转化,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手续。五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六是设立政府奖励制度,鼓励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七是提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的新内容。八是放宽设立高科技型企业工商注册政策。
我作为《新22条》文件起草小组召集人和主笔人,受时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应春先生和办公厅财金处徐安良处长的委托,我受命召集了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人事局、工商局、公安局、科技局、外事办的相关处室业务负责同志,在大鹏地税局的金沙湾招待所,进行封闭起草。
起草文件期间,有两个插曲值得一提:一是时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应力先生对文件提出修改意见,并附上一段话表示草拟了一段,请修改后纳入新22条。同时还透露了这是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虚拟大学园的专门指示精神而写的建议。更有意思的是,时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庄心一同志让我到了办公室。心一同志说,林博士是不是你坚持要把专利(高新技术成果)入股占比上限提高到35%?是的。为什么?我说,一是市委市政府决定了要起草制定扶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我们就是要创新、突破、抢占制高点,要超越上海、北京、苏州等地。专利、高新技术成果是不是值钱,让企业和市场来下决定。二是我们深圳率先将国家的25%上限提高到35%,将会有洼地效应,真正起到引进科技成果的作用。心一同志说:很好!后来,这一政策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多年以后我国《公司法》修改时,也提高到35%。当然,深圳市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并保持全国占比27—50%之间,不能说与该政策无关。
光阴荏苒,20多年过去了,值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支持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颁布之时,值此深圳勇当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先锋之时,值此深圳再次担当历史重任之时,欣然命笔,撰文回顾与纪念。同时,想起毛主席的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向从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