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增广贤文》学做人之道。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总第0088期,请大家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
《增广贤文》名句解读
文/韩积蕊(山东)

【作者按】《增广贤文》原名《昔时贤文》也称《古今贤文》简称《增广》。相传由明代一儒生所辑,后经明末清初士人增补而成。自清后期以来风靡全国,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世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增广贤文》语句精辟,读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一经成诵,便终生不忘。这些格言警句,有的集自雅句,有的采自谚语,有文言、俗言、直言、婉言,有劝善言、勉戒言、治家处世言等等。士、农、工、商无一不备。
余苦读《增广贤文》深受教益,感悟颇深。参考有关文献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编写如下文句,分原文和品读两部分,与大家共勉。


【原文】一生之计在于勤。
【品读】一家之中最重要的是和睦,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勤奋。


一生之计在于勤。
坚持这一生的勤,你也就有了一个充实的人生,因为勤劳的一生,足以让自己感到欣慰。
经营人生的原则,关键在于勤奋。
一生是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勤劳,这一句话道理浅显而意义深远。愚蠢懒惰的人喜欢闲散而厌恶辛劳,无知识,无头脑,总是妄想吃得好穿得好,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这种人去务农,则不能认真耕种;去当工匠,则不能每日工作有所进展;当商人,则不能因赢得利润而辛勤做生意,这种人当公务员,则不能保持操守、为政清廉。这种人齐家,治理家庭毫无章法,家教家风无从谈起,有家似无家,有业不成业,浑浑噩噩,空活在世,实则蛀虫一枚!其根源痼疾是懒惰成性,不爱劳动。总之,一个人不善动脑思考,不喜欢钻研探索,他将一事无成,成不了大器。
勤奋,是步入成功之们的通行证。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勤奋积累的结果。

古今中外,名人之成功大多出自勤奋,梁启超 11 岁考中秀才,16 岁考中举人,除了家庭条件的优越和遗传基因外,主要还是勤奋;司马迁 20 岁时勇敢地走出家门,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实地考察我国的大江南北并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终于写出了我国历史巨著《史记》。
文坛巨擘jù bò茅盾,60 年的文学生涯,不仅学识丰富,著作等身,给后世留下112 部著作和 28 部译作,共计 1200 万字的精神财富,为我国文学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专心学医,行医几十年,他走遍万水千山,尝遍百草,耗尽毕生心血,终于完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00多幅精美的插图,它不仅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更是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李时珍学医行医,一生钻研,一生勤勉,他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科学方法、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冲书的坚韧毅力,为中华医药文化增添了宝贵财富。

发明大王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方才达到目的。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他还说过:“巨大的成就,出与长期的勤奋。”由此可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获得丰硕的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我们要想更好的立足社会,务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更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保持勤劳、勤奋的好作风,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常言道:每一个牛逼的人,都有一段苦逼的坚持。一勤天下无难事,贵在坚持!冥思苦想没盼头,踏实肯干有奔头。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从贤文中得到启迪和教育,紧扣时代主旋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拓通往事业的成功之路吧!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著六部文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社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