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的早春二月,樱花初放。我们心有阳光,身披丽日,目光所及,处处明媚。2023年2月25日,浦城县诗词楹联协会组织部分诗友乘着美好春光,游樱园,访桂林桥(元代女诗人徐彩鸾)题诗古迹,登临闽越山水农旅融合观景台,开启了一场诗与花,诗与浦城大米的寻春之旅。

在乌阴桥樱花园
文/谢荣华
烧灶的柴
老爷爷锯成一截一截的
囫囵个的褪皮
成套环
将钢质的铳管和木质的枪托
套扎成火铳
这柴
我们叫它铳箍柴
今天到乌阴桥长见识了哈
无数人驱车到樱花园
拍照
留影
看那花苞将放未放的树哇
不是铳箍柴是什么?
怪不得衣食不周的童年那么快乐
我们砍倒的樱花早在心头绽放

樱花庄园
文/徐明友
所谓的隐藏,并不是表达某种张扬
青石路向上伸延
每至一个路口,都有落叶的杂音
像极了庄园主人的,某种传奇
无须戴上面具
当然,风景还是有的,且对公众免费
樱花极盛时,多少人身陷这虚拟的繁华中
无法自拨
山顶有类似行宫的住宅,移步异景
我想,一个失去高光而又遍体鳞伤的人
他的心需要皈依
而不是眼前这个闲置多年,而又梦幻般的
蓝色泳池
我们在书页中,且行且走,患得患失
樱花不开,但正午阳光甚好
恍惚间,我们都怕过多的暖色,涌入世俗的眼
伤了寻常的心……

七绝•阳墩赏花回
文/陈地久
冬去春来沐艳阳,山村百卉竞芬芳。
踏青恋恋归时晚,窃语衣鞋淡淡香。

寻樱不遇
文/叶小荣
二月寻春唤出城,樱芳难觅待芽生。
东风不管吾心苦,吹梦何时伴柳横。

七绝·咏樱花
文/王秋荣
樱花绽放舞红妆,环绕清溪寺外芳。
一缕晨风拂秀色,枝头鸟雀闹春光。

诗协乌阴桥麒麟畈采风有感
文/梦笔玉人
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生的过程需要吃饭
我不知道一生中会遇见有多少花
我只知道乌阴桥樱花能让我留下诗意
我还不知道当我老了会变成什么样
我只知道那些美好的过去 瞬间的倩影
能让我成为永恒的记忆
哪怕是一点一滴
哪怕是一处风景
哪怕是一段历史故事
哪怕是一个梦……

樱花树下
文/丹霖
我不想说 你很亲切
我不想说 你很纯洁
可是
我无法拒绝心中的感觉
与你相遇
才是一个无法言语的奇迹
你甜美的微笑烙印在我的脑海
你跳动的脉博融入了我的血液
你清新的暗香醉美了我的心扉
我想为你写一首诗
我想为你作一幅画
我想为你谱一段曲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梵音
你用心倾诉一花一世界
我用情依偎一瓣一相思

回乡随诗友下乡仙阳采风(诗二首)
文/王德仁
麒麟畈
仙阳古镇
神赐吉祥兽
化作不息泉水
滋润万亩良田
可见
厚德载物
浦城之福
乡人
守着田野
守着饭碗
守着希望
诠释
民以食为天
阳墩谷景台
登上阳墩
谷景台
眺望麒麟畈
水连田
田连山
山连天
天田无边
我
思潮无限
春种,夏耕
秋收,冬藏
风风雨雨
谁不怜见父老
一身泥水
脸朝黄土背朝天

七律·阳墩村采风
文/吴和声
似画周山锦四围,如盆旷野泛金辉。
麒临畈地黎民暖,水润林山草木馡。
更建天台观远景,还祈道业握新机。
三山有米何方圣,柘浦粮仓众望归。
鹧鸪天·阳墩村采风有感(晏几道)
文/吴和声
四面青山草木新,麒名畈野万年屯。晨阳一抹红霞灿,夕照千峦锦色神。
康福地,吉祥村。彩鸾豪气壮乾坤。端牢饭碗兴华夏,莫忘山乡老稼人。
七绝·阳墩采风感吟
文/吴和声
春来恰遇艳阳天,草木欣苏尚未妍。
踏步归时台上望,麒麟正酿大诗篇。
2023/2/26

浦城大米
文/徐家强
浦城大米的香味
是一句谚语
这句谚语的距离
是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
浦城大米的髙度
是青山绿水里的一段炊烟
它连着村庄和阡陌
连着餐桌上欢声笑语
浦城大米的温度
是邻里和谐如春风拂面
是人和人相见的一声问候
是张口就来的"你吃了吗”?
浦城大米的厚度
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农民
和一个农业大县
千百年来默默的奉献
浦城大米的声誉
是“美人红”
是“美人红"支撑的大清江山
和皇帝的胃
浦城大米的深度
是牛鼻山考古
它牵出的两粒粳稻
至今已有五千年
浦城大米的重要
是国际风云变幻中的一只碗
当家人说
它要牢牢地握在
中国人的手里

一粒米的传奇
文/张劲松
一粒米
是一艘小小的船
从遥远的牛鼻山出发
带着新石器时代的烙印
自闽江之源顺流而下
经过练氏夫人八角井
平添了舍生取义的豪迈
在梦笔山前绕一绕
吸纳了妙笔生花的文采
到了两宋
滋养出一大批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如今
一粒米
已酝酿成大大的产业
在万亩麒麟畈前
沐着乡村振兴的春光
整装待发

麒麟畈远眺偶感
文/张劲松
一粒米
幸遇万顷良田
一朵花
摇曳半壁春山
一位女子
震撼整个元史
一点心事
穿越上下五千年
我在春天等你

七绝•今日麒麟畈
文/陈地久
田畈通衢不寂寥,浦城大米出新招。
农家也有通天手,敢驾轻舟弄大潮。
古律•阳墩村之蕴藏
文/陈地久
车过庄前掠影忙,阳墩山水画千张。
金苞油菜抽苔美,玉树桃花吐蕾香。
观景新台迎远客,乌阴古寺保安康。
麒麟大畈田园广,科技耕耘万吨粮。
鹧鸪天•阳墩风貌(晏几道)
文/陈地久
一曲春歌唱富饶。山村风物数今朝。乌阴寺外岚烟缈,观景台前格局高。
麒麟畈,桂林桥。彩銮诗句隽风骚。阳光普惠农家乐,禾下乘凉饭碗牢。

在观景台
——给钟老板
文/徐明友
眼前超万亩的麒麟畈
我的目光装不下
但装得下夹杂在油菜花中的,一些细节
春天来的有些迟
一些开过的和还没开过的
总会凑齐一幅画
看樱花的人来去匆匆
他们从不关心稻田,耕种和粮食
不是我忧国忧民,是母亲当年摁住饥饿
递给我一个烤红薯,我的手
至今还热着

观景台景观
文/谢荣华
将
沙场秋点兵的奇思妙想
莳在
麒麟畈肥沃的壤土里
看它们
拔节
抽青
晃啊晃的
直到晃不动
沉重的稻穗
因为上苍的恩宠
麒麟畈万亩粮田的
四至
我们跳啊跳的
开枝散叶
那两粒
碳化了四千八百年的稻种
催促我们快步登上观景台
当一回
粮司令

五律·麒麟畈感吟
文/曾继强
田畈号麒麟,生成稻米臻。
官家同喜好,百姓更弥珍。
产出名优种,推销品质真。
山间鸣布谷,播撒一年春。
2023.2.28

闽越山水——碗中的乡愁
文/李青
站在观景台
望着麒麟畈的万亩良田
是一块麒麟型的大版画
一条条水渠是跳动的脉搏
一条条机耕道是坚毅的经络
翻滚的稻浪是辛劳金黄的馈赠
大型机械在稻田里欢快的收割
劳作的人们正在筛选晶莹的大米
这里是闽越山水——碗中的乡愁
因为一句话,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闽越山水”在麒麟畈开始谋划自己的梦想
要让人们吃上自己种的放心粮
因为一个人,中科院谢华安院士的殷切期盼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从“桃香丽晶”到“中浙优8”,再到“福香占”,多少个日日夜夜
他们还在对“福香占”进行种源复壮提纯
要让人们吃上优质粮
因为一份情,一位土生土长的浦城人
不能忘记黝黑肥得流油的稻
田
稻花扬出百里花香
滋养着美好的年华
无法放下心中那缕农民情结
到麒麟畈去种故乡的大米
因为一方水土
不能辜负浦城这片特质的土壤
山水环绕,阡陌纵横
山濛濛雾濛濛的人间福地
要种出晶莹糯香的浦城大米
要让浦城大米走出山城
要让农业生态旅游的花朵在麒麟畈绽放
因为牛鼻山五千年的承诺
因为县政府回归工程的呼唤
因为南浦溪蜿蜒旖旎的涛声
要让农民有自己的归宿和自豪
要让浦城的粮仓变成国人的饭碗

登阳墩观景台放歌
文/尹学仁(通韵)
漫漫麒麟畈,欣欣显盛妆。
群山环沃土,泗水润粮庄。
院士担科研,精英负重梁。
杂交开圣域,神稻免饥觞。
一粒浦城米,将书奇异章。
注:浦城县阳墩种子科研处由谢华安院士团队亲临指导,由浦城县青年钟安森主持。
2023.2.26

我在春天等你
文/李观助
你从冬日里逃脱
从天空借来衣裳改换行装
一路扯着色彩行走
脸色润滑 身段丰满
行囊里年味浓浓
你带着风铃
从西北转向东南
燥醒种子 惊动芽孢
笑容里乡愁浓浓
你若如我定已变老
你却如冬眠的天使青春依在
情窦初开 笑容可掬
弹跳在季节开放的雨鸣里烟雾浓浓
你是一位值得拥有的女子
无论生在南国还是北国之春
都如约而至
献上你的初吻与热烈
满足我欲望和企图

闽越山水,浦稻喜迎春
文/叶小荣
两粒粳稻
从新石器的牛鼻山下走来
跨越五千多年的风烟
无数洗礼中涅槃 炼成碳化精魂
当新世纪的春扉开启
公路织成秀带 像春枝舒展
万亩麒麟畈 搭好舞台
颗颗“福香占”稻种蕴蓄 受阅
期待放飞一个个金色的梦
三月,春风入阵
阳墩观景台 南浦汉子钟安森纵目 挥手 起锚
谢华安院士的超级航母满舵推进
田野换妆 小河亮嗓
农旅融合的棋盘落子铮铮
九乡十八畈 机声隆隆
浦城大米 呼朋引伴
鸟鸣唤醒万物 绿浪金波翩飞
闽越山水 一只金碗牢牢托举
盛满了直下三山的欢歌
牛鼻山原始的呐喊 穿越成霓虹下相迎的笑脸

感悟浦城麒麟畈
文/赖华孙
浦城有历史悠久
牛鼻山文化
那出土的件件石器
可以,见证从这时期的
农耕力作
衍生出了粳稻种子
早晨的阳光
夜晚的月亮
农民们是这样早出晚归
那万亩的麒麟畈
经过春播耕耘
顿然间,铺垫起一层厚实绿茵
秋天,宛若它波澜金黄的稻浪
在这里点缀了
那只麒麟的吉祥
与农民的艰辛……
(2023年3月8日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