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先 生
作者:陈治文
哈先生,打出书房门就当上了民办教师。那年他刚17岁,初中毕业。
31岁那年,上面有政策,民办教师可以转正了。但这转正不是一刀切,而是分批分批地转。一年一个乡也就只能转正五六个,还要排资论辈择优转正。哈先生虽然是个初中学历,但经过在职进修,通过三年的中师函授学习,也拿到了中师文凭。在十几年的教学中,凭着一股哈劲,八败怕个死揪,肯在学生身上下死功夫,因而教学绩效还不错。每次乡里统考在级部总能名列前茅。就凭这,几乎每年能在乡里评上个优秀教师或先进个人。可就是人实在是哈得很,什么事认死理,脑筋一点不活便。更不善于交际往来,和同事们关系不那么和谐。
第一年转正,哈先生榜上无名,他心安理得,自认为转正的人确实比自己优秀。
第二年转正,哈先生仍不在其中。他想,按条件我明年笃定可以了。
第三年转正,哈先生名落孙山。他沉不住气了。这次转的8个人,左看右比,哪一个都能比得过。论教令,论学历,论实绩,都在他们之上。这是怎么啦,欺老实人哪!他发起了哈劲,气呼呼地找到学校校长大发了一通火。校长等他稍为平静了些,这才诡秘地一笑说道,我说你呀,真是个哈先生,人要活打一些,求人的事不打点打点能成吗?
打点打点,一语道醒梦中人,哈先生再哈,也悟出了点那意思。
打点打点,要打点到点子上。转正的大权在助理那里,那就必须向助理打点了。但人人都知道,这助理表面笑面虎,实骨子内心阴暗得很,尤其吃心大,贪。千儿八百的都买不动他。哈先生犯难了,我一年的辛苦钱也不一定填得了他那个心窝塘。怎么打点呢?花点钱投其所好吧。他知道助理好酒,一顿能啯一斤多呢。助理有句名言,酒醉还用酒来醒,可见酒量之大,贪酒之深。他于是决定向助理打点打点酒。
家中无好酒,买两瓶好酒手头又有点紧,而且心有不甘,也舍不得。怎么办?哈先生不由愁上心头。忽一日,他从某刊物上看到一篇小说,内容是几年前,某知青要回城,找到乡里管知青的干部,送了两条烟,想开个后门。谁知那官儿吃心大,根本不给办。这知青气极了,决心治一治他。于是找来两个茅台空酒瓶,向里面灌了半瓶白酒,然后又装满了他自己撒的尿,趁一天晚上送给了那干部。哎,还歪打正着,那知青不几天还居然真的病退回了城。据说后来那干部得知上了当,但也是自取其辱,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居然没敢声张出来。哈先生想,你们待老子不当回事,老子也跟你们玩一回。哈先生还真的哈起来了,竟如此这般地去做了……
哈先生这次终于转正了,但是,心里总有点虚虚的。新的学期又开始了,那助埋却出人意料的被免职去当中心初中副校长去了。后来听人们传说,助理为了想调教育局,向局长送了两瓶茅台酒送出问题了。原来局长做了回二传手,将酒又孝敬了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大人。这副市长大人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用这酒招待了大家,哈哈……结果……哈先生听到传言,偷偷乐了好几天,一有闲暇,有事没事,在办公室都反复嗨上一句“今日痛饮庆功酒",弄得同事们都莫明其妙,心里话,哈先生又哈起来了……
【作者简介】
陈治文,江苏高邮市人。退休教师。爱好文学。退休后笔耕不止,涉小说,散文,诗词等。时有作品在报刊发表。现为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