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罗锅儿 文/休闲老农 主播/悠悠
罗锅儿 文/休闲老农 主播/悠悠
精华热点
罗锅儿※
文/休闲老农
七十岁以上的农村人,
为何罗锅儿多?
刘罗锅儿 张罗锅儿
王罗锅儿 李罗锅儿……
有老头儿 有老婆儿,
弯腰走路像背着一口锅。
细思量 那是我们农耕民族,
独有的造型和风格。
大地在脚下 不是悬在马背上,
要生存 必须弯腰干活。
六十年代以前,
农活几乎全部手工劳作。
无论是犁地播种;
还是小麦镰刀手割;
棉花打杈 田间锄草;
庄稼喷药 大豆点播;
玉米高粱 红薯花生 镢头刨;
水稻插秧 弓腰退着做;
平整土地 送粪 小车推;
人力拉土筑坝治海河……
哪一项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身弯似虾 弓身像骆驼。
曰复一日 年复一年,
常年累月 能不变成罗锅儿?
听老年人讲起上一代,
肩背扁担挑 罗锅儿更是多,
老年不驼背的,
一个村庄没几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祖国的变化地覆天翻。
如今这些年,
大部分的农活,
都由人工变为机械耕作。
看 拖拉机在田野行进;
播种机在大地种播;
无人机在空中喷药;
收割机在麦浪中收割;
汽车电动车代替了人力畜力运输;
浇地水泵代替了水车;
大棚上的草苫换成了毡毯,
电动机把它们徐徐卷裏……
驾驶员都是正身端坐,
再不去弓身弯腰受尽折磨。
我相信 以后的老农民,
再也不会有罗锅!
拐杖轮椅全淘汰,
中华儿女永远挺胸昂立,
过着幸福健康快乐的生活!
※北方人称驼背的人为罗锅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