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礼(2)
刘庆文
兰集镇杨副镇长的儿子要结婚了。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必须要办喜宴。可是喜宴怎样办才好呢?杨副镇长真的发了愁,这么多年来,他都是出人家的礼,俗话说:礼尚往来,趁着儿子结婚这个大喜事,不能不请人家来喝喜酒啊。镇、村干部、同学、同事、朋友、亲戚,分门别类这么多人,加在一起怎么也有四五百人吧,可是,最近县委、县政府三令五申,党员、干部凡是遇红、白喜丧事,一律不得大操大办,办酒席规定不得超过10桌,就是结婚喜宴,男、女双方合起来在一家酒店办也不允许超过20桌,杨副镇长的头真是大了。
难道活人真的能被尿憋死,这点事还能真的难倒向来做事面面俱到、为人八面玲珑的杨副镇长吗?他认真琢磨了3天,终于想出了好办法。
儿子结婚的喜日子定在11月18日,农历10月18日,又逢星期日,18,18,要发要发,多么喜庆的日子啊。在11月16日晚,杨副镇长全家就提前行动了,在老家的小镇上安排了20桌酒席,宴请的对象全是杨副镇长家的亲戚,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表兄表弟、叔伯侄儿的都来了,喜宴办得热热闹闹。
初战告捷。11月17日晚,杨副镇长将喜宴移师到另外一个集镇街道上的饭店里,这次也不多不少的摆了20桌,宴请的对象清一色的是他们一家3口人的同学,其中有读小学时的同学3桌、读初中时的同学4桌、读高中时的同学5桌、读大学时的同学6桌,还有一些其他的朋友。
11月18日晚上的结婚喜宴摆在兰集镇的顶级大酒店“喜盈门”的二楼大厅里,婚庆礼仪样样俱全,杨副镇长一家早早就来到二楼迎接招徕客人,这次宴请的主要宾客是镇、村两级干部,宴会厅迎门放着2张桌子,上面摆着不少红包和几支笔,客人来了也不登帐,每人将要贺喜的礼金放在红包里,写上自己的姓名,直接投进摆在桌子上的一个大红箱子里。
令老谋深算的杨副镇长没有想到的是他那天顺捎着为人做了一回嫁衣,恰巧那天,原先在兰集镇沿河村做过村支部书记,后来下海经商的老侯的儿子也在那天结婚,喜宴摆在“喜盈门”大酒店的一楼大厅里,平时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猴精猴精的老侯见楼上是镇里杨副镇长家摆的喜宴,灵机一动,哪里会放过这千载难逢、坐收渔利的发财机会,就像打麻将时劫胡一样,老侯手里拿着香烟,在大门口笑嘻嘻的迎面拦住上楼贺喜的客人:“来啦、来啦,感谢!感谢!”边说边将香烟递给客人,让那天出席杨副镇长家喜礼的镇、村干部自觉、不自觉的松了2次腰包。
后来听说这件事被人举报到有关部门,经县纪委查实后对杨副镇长进行了处理,对所收礼金进行没收,参加贺喜的相关人员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理。杨副镇长为儿子办喜宴的故事就是这样离奇,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透,就是这么扑朔迷离,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想象,如果早会料到是这样的结果,杨副镇长的心里又会怎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