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3月9日央视新闻报道,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上海传出喜报:当天(3月9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泰莎”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厂崇明基地隆重下水。
另据中新社上海3月9日称,巨无霸“地中海 泰萨”(MSC TESSA)号,是目前全球完工交付的最大级别集装箱船,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船舶在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引领地位。
据悉,“地中海 泰萨”号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入挪威船级社(DNV)。该船总长399.99米,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型宽61.5米,甲板面积接近于4个标准足球场;型深33.2米,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可承载24万多吨货物,一次可装载24116只标准集装箱。
据介绍,该船首次采用气泡减阻系统,不仅有效降低船舶总能耗,而且还减少相应总量3%到4%的碳排放,全年可减少6000多吨。并且该船首次采用轴带发电机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燃油消耗,优化油耗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该船船东地中海航运公司(MSC)是全球领先航运公司,集装箱船船队运力排名世界第一,共在沪东中华订造4艘24116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据了解,在该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沪东中华箱船设计团队聚焦船东营运航线的特点,着力对船舶上层建筑、雷达桅等相关设计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同时合理有效提升了其最大装箱量。
笔者查询大数据显示,2022年,全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为3786万载重吨、4552万载重吨、10557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3%、55.2%和49%,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
造船业是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技术过硬、实力突出,发展动能强劲,呈现出蓬勃生机。
近年来,我国船舶行业持续巩固全产业链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市场地位。船舶交付捷报频传、后续订单接连不断、产业升级稳步向前。近日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到2022年,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笔者认为,此次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泰莎”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厂崇明基地隆重下水,标志着中国远洋造船业巳牢牢巩固了全球领先地位。值得自豪。值得称颂。特赋《喜长新》为评为纪。
旌旗漫舞浪徘徊。
鼓乐瀛台。
排山倒海气场巍。
豪轮出坞雄姿。
超级奇观称霸,
天喜鸥窥。
追随粉艳泰莎飞。
华商制造扬威。
一一2023年3月1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