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智慧无穷》
(十二)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天行其道,人行其时)
在冥冥天道之行中,我们灵长之人仅仅宇宙河汉中的浪花一瞬,蜉蝣命般,卑微渺小,不值言及!然而缘落尘寰道中,不藉时机而观道貌,不亦惜乎?《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而看似简单的“道法自然” 之中却蕴涵着万物妙理,此之“自然”并非我们目视到的宇宙世界,而是直指宇宙本来的面目即宇宙本体!六祖曾教授弟子曰:“一念不生即心,一念不灭即佛”,“即心即佛”由之而生。其实老子的“道法自然”也就是六祖的“即心即佛”,同言一事,宇宙无二理!天下确实不必在“谁代表真理”的问题上争来争去!争得战火纷飞,争得文斗哲亡!

道是什么?即心即道。佛是什么?即心即佛。身是什么?即心即身。心是什么?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而凡人修心须从修养卑身开始。《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故身为天人之载体。命数有律,需之以时。 大自然的规律其实非常简单即矛盾的双方阴阳推递,物极必返,动态合谐,复归于太极。这里的“合”不是“和”,“合”即人下一“口”,有合作也争吵,而“和”则是和平,平安无事。太极生两仪,这是万物之始,有统一就有对立,有阴阳就有太极,有机遇,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斗争,有斗争才推动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矛盾的最终结局就是归于一统天下!即万术归道,和而不同。
人若不明道,道焉能明人?大观天下纷纷扰扰,“合久则分,分久又合”!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前进的,所以说历史总是重复过去,人类总是重蹈故辙,从帝国到列国,从列国复入帝国,正如马克思所言“正是人类社会的矛盾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让人类未来生机郣郣光彩灿烂”。人,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春秋,而以人为鉴,则可知吉凶祸福矣。

人类社会现象,大到国邦之争,民族之争,宗教之争,小至个人之幸福与痛苦,喜悦与烦恼,一切皆为心生之物。心小则有,心大则无。执住则有,不住则无。心私则有,心公则无。故,不以己喜,不以物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犹寒梅傲雪,犹如青松傲霜,愈是天寒地冻,愈是枝灿溢香。远航的渔人,从不被身边的冲天波涛吓倒,他的眼睛中没有恐惧。人的恐惧来自内心的不安!而不是外界的击杀,“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

历数中国万载学问,浩瀚深奥,称之世界之最,也实不为过,全世界像中国学问这样,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体系分明又无思想斗争者,唯存中华一文明耳。自伏曦氏起约六千年来,一部《易经》将宇宙变化规律和盘托出。得易之道者,在天为道,在地为仙,在人为圣。受之军者,为兵道,受之药者,为医道,受之仕者,为官道,受之政者,为王道,受之耕者,为农道,受之有为者,则中庸之道,受之无为者,则自然之道。 不能用别人狭小的百年新文化运动之尺度来衡量七千年文化积淀,对于《易经》揭示的宇宙大律,从圣至凡,无人敢于否定!圣人对于百经之首的《易经》,视为天书,这是巨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天有天道,人有人衢,物与物,人与人,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价值,不与天争高,不与地争阔,不与山川江海争姿,其内在涵略如青青之草,逢旱则伏,逢润则芳。

君子立世,闻道而安,入世则兼济天下,出世则天人一合。道已达心之日,命逢其机,运聚其德,人待天时,得道多助。不管承认否?我们都有自己的命运极限,这就是定数,在这个定数之内,其内含的一切因素可以自由交换,比如我们用财富换取健康,用欲乐换取寿数,用名利换取道德,用阴徳换取子孙的旺盛发达等。《易经》.系辞传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为,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道者恒也,时者变也,变者化也,化者虚实互换也。故,天下之物事,无一不处于运动之中,待天之沉,待地之升,阴阳交合,时在其中矣。人生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上天赐给我们的三样东西应当终身保留,这就是:一德行,二智慧,三能力。德行代表我们人生的厚度,故厚德载物,智慧延表我们人生的长度,故智骋千里,能力代表我们人生的价值,故福造子孙。有的人,有德行,有智慧,却愿隐居山林之中,观天悟地。有的人,有德行,有智慧,又用能力改天换地。人生之具得其一者,已足矣。就怕“无知”人生,死不知往何?生不知何归? 人来于宇宙之中,宇宙之道我们岂可逃脱乎?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