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最后一枚纪念章
作者:李阳
诵读:祝青 
2021年6月28日,我去农垦干休所为母亲领取中共中央颁发给老党员的纪念章。我怀着崇敬之情打开印有烫金字和铁锤镰刀的红色盒子,一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呈现在眼前,它制作精致,红色金色相间,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金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辉煌的基色。

轻轻抚摸着这枚纪念章,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多想能亲手给老党员的母亲戴上这枚纪念章,但遗憾的是母亲在3个月前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份迟到的荣誉母亲没能亲眼看到。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母亲正坐在家里读书看报,等着我回去给她照一张佩戴纪念章的光荣照,再听她讲参加革命的故事……
我的母亲李淑君是一位离休干部,1921年7月8日出生,是重庆云阳县人。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是姥姥一人将她带大。当她懂事时,姥姥曾对她说:我们母女相依为命,你一定要坚强自立,人生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呀,遇到任何困难必须勇敢面对。希望你能多读些书,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为了减少家庭负担,当年,母亲只能选择到不要学费的师范学校读书。她从初级师范到中级师范,最后勤工俭学到师范大学,一路走来,母亲都非常刻苦。1942年,从云阳师范学校毕业的母亲,考入了重庆市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又被四川省教育厅保送到国立北平师范学院,现北京师范大学。
读书期间,她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民主青年联盟,1949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北京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号召青年学生参军、参干。1949年3月,母亲响应党的号召, 中断学业,投笔从戎,毅然参加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的“南下工作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下到广西两年之后,在柳州发电厂当厂办秘书。在那里,母亲同我的军人父亲相识,组成了革命家庭。后来,又随军去了河南安阳,在安阳市政府工作,她为建设新中国奉献了青春年华。
1958年4月,父亲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七师集体转业到黑龙江开发建设北大荒,我们全家从安阳搬到了佳木斯。母亲曾任合江农垦局党办秘书,1960年组织又安排她创办农垦子弟学校,是学校第一任校长。“文革”期间,母亲被打成“走资派”,下放到宝泉岭农场的生产队参加劳动,后任农场小学校校长。1978年,组织落实政策,母亲回到佳木斯她创建的学校,现为佳木斯市实验中学。母亲从事教育工作23年,沥尽心血为北大荒培养两代人,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1982年母亲光荣离休。1991年,父母被安置到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干休所,定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185号大院。新家楼下就是老干部活动室。从那时起,母亲一边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一边积极参加干休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她每周在活动室教老干部和退休人员唱红歌。每年庆祝建党或国庆前期,母亲都提前写好朗诵词,带领大家排练大合唱,参加省农垦总局举办的党庆和国庆活动,为此,母亲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2011年6月30日,我护送年迈的母亲参加了省农垦总局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的活动,老干部中年龄最长的母亲站在合唱队伍的第一排。她神采奕奕,满怀豪情,放声歌唱。大合唱一结束,母亲的学生登上舞台为老校长献花,并提前祝福母亲90大寿生日快乐。此时,手捧鲜花的母亲,站在舞台中央,台上台下掌声一片,与党同庆生日是她一生中高光时刻,母亲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是母亲最后获得的荣誉,虽然,母亲生前没能佩戴上这枚纪念章。但是,凝望荧屏前建党百年烟花绽放的绚丽夜空,我仿佛从中看见了有72年党龄的母亲的身影,她胸前佩戴着这枚光荣的纪念章,手里挥动着党旗,微笑着向我走来,她一边走一边唱,唱着她最爱的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那熟悉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荡,眼中盈满了感恩的泪水,母亲的音容笑貌模糊在我的视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