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神婆年纪不大,最多不过50岁,却已“从业”30多年了。
神婆子姓何,当地人习惯读成“活”。这样,何神婆就成了“活”神婆。
活神婆每当进入工作状态时,被当地人以较为专业的术语称作“出朝”,这出朝颇为神奇,三要素缺一不可。
首先需要时机,这日子雷打不变的,必须是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其次需要氛围,这来自于袅袅婷婷的青烟、熊熊燃烧的香表以及香客们虔诚的呼唤。那时那刻,响成一片的声音,就是“活神,你快给咱说话吧!”“活神,你快给咱指条路吧……”
于是,活神开始犯困,张嘴、打哈欠、流眼泪,甚至会伸出手,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东抹西抹,像受了委屈的孩子。在片刻宁静之后,她会灵魂出窍、神仙附体,躺在床上开始喃喃自语。
看她进入这种状态,香客们赶紧按照先来后到依次跪在地上并上前去问话,每个香客都绝对不敢插队。因为活神有令:“一个一个来,按顺序来,我在天上看着呢”。其实,她此刻是完完全全闭着眼睛,根本看不见炕前香客们的动静。但紧闭双眼的活神,却对他们的先来后到了然于胸。

普通乡民找活神所问事情,大致来说有以下六类。一是身体不适、诸事不顺的人,请教活神究竟是老先人在“问候”还是真有病。活神会准确甄别,并指出他们应该做何选择。
二是老大不小的剩男剩女或亲自前来,或委托亲戚打听自己的良缘,活神也会准确预知结果,并对遇见真爱时间、方位等等做出神机妙算的判断。
三是求后心切的公公婆婆或久婚不孕的妻子丈夫们打探情况,活神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准确的。当然,他们随后也会带着虔诚的心意和实实在在的东西来感谢活神的金口玉言。
第四类非常多。家有学子的家长们,特别是初三、高三面临中考、大考的家长们,来探听孩子的功名。活神也会予分毫不差的预告。
第五类有点“大众不宜”。据说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高级人士”来为自己的升迁讨点“口风”。活神也会准确预报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助力嘉宾”。
第六类更有点“小众化”。有做了些许亏心事的人来求活神指点指点,怎样做才能够减轻自己的愧疚并得到一点“亡羊补牢”的味道。
你或许会问,如此隐秘的东西,在一定的大庭广众范围内公开问答,就不怕暴露个人隐私吗?那就不妨告诉你,在这种特殊的场合、特殊的时刻,每个人都在全神贯注聆听关乎自己的内容。自己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去管人家的事情。
再说了,同是天涯求神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论是得意之人还是落魄之人,能够做到“吾知之,吾不言”,也算是没有白费这一趟求神的艰辛。所以,这一点还真的不用过多操心。
活神是怎样成为活神的?据她在清醒状态下自述,她小学就读的学校院墙后面就是一座神庙,每逢上课,其他同学都在专心致志的认真学习,而她却被一种神秘的自然力召唤,不由自主的走进神庙,而且不知不觉就大模大样躺在供桌上……
这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至今健在的小学老师,也是她的本村亲戚,完全予以证实。
大约十六七岁的时候,活神就在自己家的土炕上进入通神状态,开始了这种“灵魂问答”,不觉已有30多年,屡试不爽并从无差错,简直比安全行车几十万里的司机、安全从医三五十年的医生更具传奇性。
正常状态下的何神婆,完全是一副与常人无异的状态。她贩大米,也一分两分搞价。她和人开玩笑,包括那些完全正常的男人,她也会和他们打情骂俏,彼此也会问候娘老子三代。
有人担心,如此不恭敬地与活神交往,就不怕遭到一点什么报应吗?但这样做的人都坦坦荡荡告诉大家:何神婆不“出朝”的时候,和正常人完全没有两样。只有灵魂出窍的时候,她才是神圣的高高在上的神,不可侵犯。
夜深人静,我常常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让何神婆游刃有余地切换在人与神之间。这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如果是科学,又怎么样去解释?这恐怕是连《探索发现》也无法准确阐释的一种现象。
当然,我的“乡土人物”系列都是小说,情节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秦岭深处,自称云蒙山人。普通从业者,崇尚真善美。偶有习作于网刊或纸媒发布,愿结识更多良师益友。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