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公明老师散文佳作《踏春收获》
精华热点


踏春收获
公明
惊蛰节气过后的双休日,下起了毛毛细雨。虽然,春雨潇潇,但我们之前说好了周末要出去踏春,没理由下点小雨就更改。因此一大早,一家人便毫不犹豫地带好行装出发,沐浴在春风春雨之中。
春天是值得拥有的,一切都充满生机与力量,温柔又热烈。春雨像一位细心的农妇,为睡眼朦胧的大地洗去冬天的倦怠。春风像一位辛勤的姑娘,给大地穿上五彩缤纷、迷人的衣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远远近近的桃花开了,李花开了,樱花开了,田野里的油菜花也开了。真的是桃红李白樱花粉,菜花田里菜花黄,一片春光明媚的景色。
“哎,这是什么花儿?”随着儿子女友小汐的询问,我们看见前面田边地角长满了毛茸茸绿莹莹的野草,开着嫩黄色的花儿。妻子走过去俯下身子,摘下一株看了看说:“是软萩草,又叫软雀草,可以做软萩粑吃。”这种看似很普通的野草,又名清明草与灰灰草,清明前后不管是田边地角,岩边石缝,还是贫瘠干涸的地方都有她们的身影。不过,她们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普通,《本草纲目》谓清明菜“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其实,软萩草只是我们西南地区的民间叫法,它的名称还有很多,比如:秋菊草、佛耳草、软芡 、蒿菜、软雀草、黄花白艾 、面蒿、水萩、无心、青蓬、蓬草、糯米青、无心草、田艾、水肉花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同。
听说可以做软萩粑吃,小汐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阿姨,你会做软萩粑吗?”听到我妻子肯定的回答,儿子他们就开始行动起来。田坎上、路边上、荒地上,软萩草长得正欢,随便一摘就是一大袋,正好弄回家做软萩粑吃。回家后,妻子先将软萩草一遍又一遍地淘洗干净,烧一小锅水将软萩草过了水,就在菜板上用刀将软萩草细细的切碎。接着,妻子又把切碎软萩草和糯米粉倒进盆子,加适量的清水,用力拌和起来。不一会儿,和匀的软萩面团呈浅绿色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用手去触摸一下,感觉质地柔软。随后,妻子拿出芝麻和白糖做馅,包起软萩粑来。“一、二、三....我数了一下,一共有十六个之多呢,我们一人四个,正好应了一路顺、四季发的彩头。
妻子将包好的软萩粑放在蒸笼里,水开了蒸上五分钟左右,妻子说可以了。揭开蒸笼,一股软萩粑的清香扑面而来。小汐赶紧拿来碗筷分好,一家人就乘热分享软萩粑了。浅绿色的软萩粑入口粉糯香甜,回味无穷,简直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味呢!
龚飞,男,泸州人,大学本科,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江阳区本土文苑联谊会秘书长。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当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