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谷雨喜得雨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谷雨喜得雨
滴雨如油金贵,狂风似箭沙扬。甘霖润物土含墒。播种畦田希望。
气候难随人愿,机声奏曲春光。禾苗破土列成行。希冀金秋景象。
昨夜微风送细雨,悄然润物不作声。
今朝忽见芳草绿,一股清新洗旧尘。
晨起,我仍然习惯地站在窗前,眺望远方,俯视庭院。“下雨了,你看小区甬路上还有积水哪。”我情不自禁地告诉妻子。
今天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谷雨。生活在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人们,早就有“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的说法,今天却蒙上苍的偏爱,喜得了春雨。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个时节,江南已是繁花似锦、杨柳舞姿,然而,这里却是迟到的春天,春潮刚刚涌动,轰鸣的机声、人欢马跃的场面打破了寂静的田野,捧一把攥出油、踩一脚没脚踝的黑土地,正用那博大的身躯孕育着新的生命。虽然沃土千里,但这里十年九春旱,这场春雨,对于保墒情、种大田十分有利,应该是个好兆头。去冬降雪偏少,假如这场春雨再下大一些会更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种下的是希望,等待的是收获。

早饭后,6时40分我便下楼去上班。乌云笼罩着天空,好像有些疲惫似的仍然不紧不慢地下着小雨。风吹折伞雨沙沙,一股清新扑面来。我索性取消了原本乘公交车的想法,干脆徒步前往。路上的行人不算多,见到的大都是去上学的学生,还有出来买菜的中老年人,身穿橘黄色服装的环卫工人也更加显眼。清新的空气,带走了枯燥;梳妆的景物,除去了尘埃;放绿的小草,展现了生机,这一切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在人生的旅途上,“喜降春雨”,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你就要牢牢地抓住机会、珍惜机会、把握机会、驾驭机会,切莫错过机会,不断地发展、攀登。事实上,机会是给有头脑、有胆识的人准备的。有很多人错过了送到自己眼前的机会而悔之晚矣。
“正是播种的时节”,好比人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你播下的是什么种子,就收获什么果实。还有个珍惜时光,千万别错过农时的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关键之处是你播种之后在除草、中耕、撒药、追肥等诸环节是否真正下了功夫,功夫不到就没有好的收成。学习是这样,办事是这样,做人更是这样。日月如梭,白驹过隙,要惜时如金,把握时节,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这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公平、最最简单的道理。
“一股清新洗旧尘”,也可以联想到人的吐故纳新,经常用“雨水”冲刷冲刷。思想旧了要更新,心灵老了要润滑。要不断地自省、自警、自慎、自律,对自己要苛刻些,千万不要故步自封、自以为是、沽名钓誉、孤芳自赏。要与时俱进,丢掉陈腐的、改掉不良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享受快乐的人生。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