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虹、胡卫民、静川、冯冯、耿爽、张晓民、高森林、华生


转大荒山

时间的掌纹
(三首)
回忆
在时间的掌上 山水生动
四季布满了生命的光辉
你的声音在深秋里
如同枫叶的红 点燃了我
从此十一月不冷 十二月不冷
我从唐代开始体验的纷纷的雪
都带有梅花的芬芳
收敛的江水 拍击着
发出瓷器的声音
从此我有了守候
一壶茶 或者二杯咖啡
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
在我漂泊的旅途上
我说过 回忆也是重逢
今日有雪
三月 已过了九九
在春天就要来临的时候
我读出了你要出逃的信息
你的声音
如同天外的密语
大雪斜飞 大雪斜飞
遮掩远山 遮掩一江的寒水
我是古代留存的最后的战士
身负重伤
耳畔失去了马的嘶鸣
战场上的火焰啊 就要熄灭了
江山如此暗淡
我心头的血 能不能浇开
遍地桃花
四月
四月对我来说是一座空房子
音乐久久回荡
我已经出门去了
只有大提琴
演奏着春天里的悲怆
四月病室 我年轻的父亲走远了
而我的情人
在五月的第一个夜晚
做了别人的新娘
从此 我对四月心怀恐惧
一枚冷月如印
压上了灰色的熟宣
从此 你成了我心头的疼
四月 成了我一生的忧伤
【作者简介】宋虹,原名唐树文,又有笔名东方樵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出版有散文诗集《微雨丁香》《带伤的月亮》,诗集《肖马者说》《宋虹短诗选》,散文集《中年觉悟》,诗文集《九页集》(合著),随笔集《神派她来》,评论集《我评小诗三百首》。
生活侧写
(组诗)
榆木脑袋
父亲被划定右派
戴着大尖帽、挂着大牌子
被游街
或者站街
一个说实话的人
被我娘指着鼻子骂
——榆木脑袋
有人挺不住
上吊了,跳河了
不知他想没想过死
一个榆木疙瘩脑袋的人
七个孩子的父亲
想不活下去
太难了
鱼尾纹
有鱼游进眼睛里
露出鱼尾巴
用鱼的眼睛看人间
周围全是漂浮之物
大哥
他死了——
电话号、微信还一直保留在
我的手机里
几次想删除
又怕他
一下子彻底没了
鱼缸
小鲫鱼,转着圈往外游
想穿过玻璃
回到河里
一早一晚
得食几粒
很像鱼患了乡愁,按时吃药
【作者简介】胡卫民,满族,吉林东丰人。诗作散见《诗刊》《诗选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作家》等期刊。出版诗集《写尽风情》《草木微风》《葫芦架下》。现居吉林舒兰
梅家坞与你
(外二首)
梅家坞遇见你,惊呆了
百亩茶园花开一束,江南少不了,有你的景色
我知道,梅坞茶山叠嶂,你不藏不掖
一下子把三千里绿色
勾引过来
茶的叶子愿意与你互动
这里的茶农,想收藏你的香郁
种植在梅坞山上
我开始相信,你一定是
梅坞村落里采茶的女子
茶树围着我的羡慕
你娴熟的手,在陆羽的《茶经》里
掐下鲜嫩的茶语,晾晒、筛选、炒制
龙井的每一道程序
都能让你爱上梅坞的村落
你精制的绿茶
内涵西湖的文化
我的诗如雨,可盛杯盏
但必须把龙气
从每一片卷曲的芽叶里——
唤醒
你与格尔木
用密集的河流
将柴达木和唐古拉山
译成,我的母语——
格尔木河
日出横亘源头
穿越万丈盐桥、雪山、沙漠
怀揣昆仑的秋色
我想触碰一处青铜器的文化遗存
你的双手,让黄沙
构思出古典的飞扬
格尔木,你的背后
隐藏很多富贵和生命
它们包括,这里的牛羊,马群和骆驼
你不一定是,佩带西部文化服饰的
格尔木人。但你一定有过
前世的木居
中国的古朴,远在汉商之前
我的诗,也有榫卯镶嵌的结构
晚风一吹,你也一吹
奏骨笛
就响了
纤尘不染的十渡
走过吊桥之前
试图,从行云流水里
打开盛夏的秘籍
满目古典的美
不知是谁引我如画
照相机的镜头比我的心境欲望更大
我坐在山水中间
被它一并纳入内存
一片蔚蓝,是我的幻想
我终于丢掉疲惫
愿和诗人一起,走到对岸
孤山寨的大门敞开
瀑布从山崖上跌落
像李白的诗
吓我一跳
我喜欢歌咏一阕宋词
和你一起引渡想往
竹筏摇向十渡已远
身后的画笔,被黄昏丢在水里
聒噪不止的蝉鸣
躲在法桐树后
古老的山寨
点燃满地篝火
【诗人简介】于江龙,笔名静川,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省作协会员,吉林市作协副秘书长,市诗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昌邑区作协首届主席团主席。
仰 望
(外二首)
每天夜晚我都会仰望天空
那里布满了繁星
我坐在水边,在大地的河流里
看到了星星
母亲八十岁寿辰上
她用苍老的目光数着我们
坐拥尊邸
入住高层新居
这一回
我终于可以坐拥江畔尊邸
辉耀流金岁月
可以欢赏水天一色人日同辉
非凡生活视等闲
我将一把新房钥匙交到母亲手里
她的白发和钥匙一起
闪闪发亮
母亲看了我半天
戴上老花镜
替我薅去几根白发
空杯
母亲还记得每晚给她的女儿
烧好一壶热水
把茶盘里六个空杯子
都倒满凉白开
怕她的孩子嘴急,不停地嘱咐
热的凉的一定要兑着喝
我起夜去倒热水
找不到一个空杯
窗外冰河涌动,纷扬的雪花静静地
落入大地这只巨大的
空杯
【作者简介】冯冯,本名封艳,回族,吉林市人,祖籍山西大同。吉林省作协会员,《小诗界》执行主编。诗歌见《作家》《民族文学》《星星诗刊》《诗潮》《扬子江诗刊》《诗选刊》《草堂》《特区文学》等,获第五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提名奖,《青年作家》杂志社“宽窄岁月·我与新时代”全国文学大赛诗歌类优秀奖,第六届公木文学奖,全国首届“三稻粱杯”诗文大赛 一等奖等,著有诗集《灵舞》《我们的第一声啼哭不带一丝尘埃》。
多年时光,如同一枪虚晃
(外二首)
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了一个老人
因为父母年迈,因为那么一瞬
想到自己也会弓腰驼背
鬓发苍苍,如多年前我们言及的那样
多年时光,如同一枪虚晃
十一月的北方,刚下过一场薄雪
空气中流动初冬的寒凉
天气变化和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
都是即时上映的恶作剧,让人
猝不及防,也会焦头烂额,也会
因束手无策而心如火灼
但对苦楚,最终选择保持习惯性缄默……
终点尚未抵达,霓虹次第亮起
光影掠过每张面孔,掠过
未被提及的平凡人的颠沛和喜悲
这是我熟悉的久居的城,也偶尔旅行
然后回来继续循规蹈矩的日子
同此刻这些面貌不清,擦肩而过的
行人一样,我交出匆匆的时光
匆匆的路人般的身影
沮丧和眼泪都变得节制,愈来愈清晰
我看得到时光继续虚晃的
锐利的锋芒
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
窗台上这株绿意葱茏的植物
源于一枚小小的果核
它或许来自某个海浪不断击岸的小岛
涉过千山万水方得以抵达
我不是养花达人,缺乏必要的经验
但我没法不珍视
想到当我孤楚无助时
它带着仆仆风尘,穿过
摩肩接踵的人群,向我靠近
爱恋多么让人羞于启齿
但我真的曾以为会有这样一个
日夜
兼程而至的人
秋天如期而至
带着清凉,带着霪雨霏霏
带着转过弯来的下半年
我依然在两城三地间穿行
适应现代交通工具
也适应在人群中避让、擦肩
与错身,我依然在每个工作日的清晨
在同一地点
等亮起的通行信号灯
我将穿过那个十字路口
穿过接踵而至的季节,穿过
持续袭来的级数不等的季风
还需要练习在手心刻字,以微笑
止疼
练习接纳崭新的
飞驰而来的下半生
【作者简介】耿爽:吉林人,作品见于《诗刊》《草堂》《新诗选》《诗日子》等刊,有诗作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
崖壁上的苔藓
(外二首)
我再一次看见它们穿过
篮球场上面的台阶 信号塔
荒芜的藤蔓 蚱蜢飞跃的草丛……
碧绿的嘴唇 陷入热恋的怀抱
毛茸茸地拥吻着漆黑的崖壁
吸吮着岩石深处的
岩浆 亿万年前的焦灼 焦躁
和无比璀璨的饥饿
与光芒……
古根海姆
失去一生的玻璃
失去海 风暴 万念俱灰的
鲨鱼……鼻子偏大 不小心划破头发
眼泪 乌黑的手指
——父亲的遗产 像阳光照射的利刃
收割达达 立体 超现实主义的玫瑰……
意外的婚姻
与死亡 从曼哈顿第五街一直延伸到
巴黎 伦敦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的
白色大理石台阶——
以及一辆淡蓝色跑车最后的
呻吟与鸣叫……
梵 高
我记得
阿尔的阳光 拉马丁广场
午夜的咖啡馆 记得麦田 提奥
以及不住颤抖的黄房子——
墙壁是淡紫罗兰色
红色地砖 发绿的柠檬色床单
被漆成鲜奶油色的木床和椅子
脸盆是蓝色的 门则是淡紫色……
可爱的温森特 为高更的到来
你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色彩的奴仆
而为了美丽的拉啥尔
你又亲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变成了一个空前绝后无人可以
替代的疯子……
【作者简介】张晓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写作诗歌。曾在《中国作家》、《诗刊》、《作家》发表诗歌。《东三省诗歌年鉴》编委,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诗集《羽毛或雪》、《另外一匹白马也在吃草》。
乡土诗歌
(三首)
旧屋
我知道它在喊疼
雨雪从漏的瓦片上
浸蚀它的身上
就像我患了风湿症的爷爷
一动浑身就疼
乡下的旧屋
像一个孤儿
心里酸酸的
它曾经的温暖
只留在儿时的记忆中
岁月里
它是我的旧摇篮
装着我快乐的童年
现在,它在向我说话
泪水里
它多像受了委屈的孩子
渴望母亲的爱抚
在乡下
你可以
让自己卸下负重
接受慢,接受静
接受乡村的风吹过心里
可以把童年的美好
拿出来
与发小在酒中
细细把玩
可以到老树老宅下
品味时光的滋味
慰问那些白发老人
看他们用浓烈的乡音
一声一声叫你的乳名
写给农民工
他们在高高的脚手架上
织着密密的网
生活全在每一天的吐丝中
每天的荆棘让你小心面对
草芥的命
渺小又珍贵
一队蚂蚁
每天奔波着
在大地上织着密密的网
为了口里的甜
为了生存的饱
活着就是奔忙劳碌
而不知下一刻的吉凶
【作者简介】高森林,吉林省作协会员,吉林省新诗协会会员,吉林市作协理事,吉林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常务理事。永吉作协副秘书长,作品发表《诗刊》《星星》《诗潮》《作家》《诗歌月刊》《长白诗世界》《吉林日报》,荣获各项奖励50余次。2015出版诗集《泥乡土魂》荣获2016首届吉林省十大农民作家,荣获2016全国鲁藜诗歌奖。
静 静 听
(外二首)
闭上眼睛,静静听
这忽远忽近的声音,会误导你,此时
屋外下着的一定是中雨
每到这个时候,蛹都会在茧壳里
制造出一场场小雨或中雨,即将出现的大雨
是它们破茧成蝶的日子,躺在
保种室的床上,听它们忘我的倾述
迷迷糊糊时,父亲走了进来
我惊愕,疫情管控中你是怎么过来的
父亲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几年父亲来我梦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有
这个时候,才会出现
我对他思念的通道,已经被各种思念挤得
越来越窄,像独木桥
窗外的雪,丝毫没有影响你的心情
你喋喋不休地说,我认认真真地听
我们就用这种抒情的方式,完成
彼此的对话,悄悄地
你告诉我,四月的风一到
就要吹落柞树上顽固的僵硬老叶,跌落中
酱色的红,会溅起半山坡
惊讶的表情......
我是蚕
父亲说,夫妻要是相爱
会长出夫妻相,一次给养蚕人讲课
谈到对蚕的爱,我们对蚕的爱也是相互的
你要对它有足够的好,它才会
给你足够好的回报,这是
我在三十几年的养蚕中,总结出来的
爱在这里,突然泛滥起来
从人与人,向植物
向生灵,向万物
仿佛四月,冒出的新绿
满脸敬畏
兴致正高时,有人开开门
一丝阳光,从门缝
斜着照了进来,落在我刚刚剃光的头上
摇头晃脑的样子,像新鲜的蚕蛹
这一刻,正好被六一看见
写进他的散文里,说我长的
越来越像蚕蛹......
第一次和父亲碰杯
清明节
我去看你,插上鲜花
摆上水果,蛋糕
倒上三杯酒
忽然想起
我还没有和你碰过杯,于是
我依你而坐
给自己倒上一杯酒
爹,这是我第一次和你碰杯
你说,我现在的样子
像不像,小时候
坐在你腿上,撒娇的样子
喝醉了,我就躺在
你的身边,像不像
小时候,钻进你被窝
拱进你怀里的样子......
【作者简介】华生,本名张德军,吉林省永吉县人,1964年生。有诗发表在《诗刊》《诗选刊》《作家》《天津文学》《山东诗人》《河南诗人》等杂志上,有作品入选《吉林省作家作品选》《记录;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中国乡村诗选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