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370)期


作者简介:宋利群 70岁,居天津,曾经的兵团战士。天津市电教学会理事。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退休。“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获得者。

《三八节致敬自己》
作者:宋利群
初审:文丹兰
复审/诵读/学与问
今年3月8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113周年纪念日。在这光荣的日子里,我回忆起那青春年华和激情燃烧的岁月,心潮澎湃热血沸腾。1969年6月,那年我在天津一中上学,初中还没有毕业,不顾家人的劝阻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再三挽留,义无反顾的和另外3名同学陈军、邱平、纪茹来到离家很远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4师31团1连,当上了一名兵团战士。
1970年的一天,从锡林浩特传来紧急救援的消息,一个鼻子大出血的男孩儿生命垂危,马上需要输血。那年我17岁,尽管还不到献血年龄,但是心里想着救人要紧,就抢先第一个报名献血。在我的带动下,所有的战士都报了名,连我在内的4名天津藉兵团战士检验合格后献血,他们是张万起、马玉明、姚淑萍。由于及时的输血救治,病危的孩子很快恢复了身体健康,我在44岁时在天津幼儿师范学校又一次无偿鲜血。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带头苦干,1970年,连里派我与廖业华指导员随四师的一行人,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去参观学习,在虎头山的梯田上我见到了大寨大队贾承让队长,贾队长张开他那长满老茧的手和大家握手,陈永贵大叔接见了我们这些从草原边疆远道而来的客人。回到连队后我们学习大寨人,从拖拉机翻地、春播下种开始就苦干,加之飞机喷洒药物航化灭草、航化灭锈保产量。到秋收时用拖拉机牵引康拜因收割机收割。那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全连上下齐上阵,打下小麦、莜麦、燕麦、黍子、黑豆等粮食作物600万斤。当时我们连在陈常慈指导员带领下喊出的口号是:“肉磨烂、筋磨断,白天黑夜拼命干,甘愿流尽血和汗,夺得粮食600万。”在连队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再加上5连兄弟连、团部战备连、基建连、团宣传队、4师基建连和锡林浩特1788部队214部队、碳矿部队的解放军战士们的支援,人抬肩扛把粮食堆满仓。女战士和男战士一样比着干,扛起200多斤的大麻袋,快跑倒进粮仓的窗口里,最后还要上跳板,把小麦从粮仓房顶子上的窗口倒下去。
我学以致用,评上了先进,登上了《兵团战友》报。在连队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汇报会上,我和另外两个人发言,支援打草的214部队的官兵也参加了会议。我还参加了巡回报告团,坐着马车或骑着马到各连队讲述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我所在的二排苦干实干,不怕脏不怕累,向大寨大队的铁姑娘郭凤莲队长学习,被评为铁姑娘排。我所在的31团1连是四好连队,并且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评为“兵团大寨”。
在兵团生活,我受到了老前辈的政治滋养。兵团4师的王师长是在革命烈士刘胡兰家养伤的王本固连长,他在我们连讲起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时义愤填膺、悲痛至极。他说,刘胡兰牺牲好像就发生在眼前,要比有关文字详细和惊心动魄:他描述刘胡兰瞪着敌人大声说:“住手,我就是共产党员,与群众无关。要杀要砍随你们的便,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刘胡兰为了保护乡亲们免遭机枪的扫射杀害,挺起胸膛高昂起头,蔑视着凶狠的敌人,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向铡刀。躺在血染的铡刀下英勇就义。在一次会议上,我站前排,王本固师长,忽然惊喜的向我走来!我想:是不是我长的模样像刘胡兰,也可能我所做的一些事情像刘胡兰,王师长紧握我的手,寄予无限的希望。他说,年轻人好好干!从此我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座右铭,这一理念成为自己不忘初心坚定走革命道路的一生追求。
1972年,我升任连队副指导员,把回城的机会留给战士们。尽职尽责的做好战士选调上学及回城就业工作。一名锡林浩特知青名字叫李贵书,连里推荐他上学,但是没有外调材料,我立刻提示他抓紧办理,他当天奔赴锡林浩特的姐姐单位办理完毕,转天坐班车顺利将外调材料送达团部,使他顺利的去《西南地质学院》上学。后来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又完成研究生学业,并且担任副所长工作,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任所长。连队的12名战友都有了新的学业奔赴了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和岗位,还有的返城参加了经济建设,我心里无比高兴。当祖国需要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也先后考入天津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专业学习,后来在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和物理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习,成为了一名高级实验师。看着战友们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陆续奔赴大学、中专深造,成为单位领导干部,高级教师、主治医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企业老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作为推送者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我无论是“屯垦戍边,寓兵于农”,建设边疆保卫边防,还是回到天津,都竭尽全力勤奋进取,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时刻以刘胡兰烈士为榜样,无愧无悔今生追求,对得起党对得起养育我的人民,没有辜负中国妇女的美名。
我想我们几代的中国妇女都具备这种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刘胡兰精神。至此三八节致敬自己!致敬中国妇女!

诵读/学与问,退休公务员。热爱文学,喜欢诵读。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该帖无需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