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女子非英物
一一“三八”感赋
作者:王瑞初
《当代文艺》编辑部的一声号令,如一石击起千重浪,我胸中波涛翻滚,我似乎变成了海洋的化身!我心骛八极,视通万里,我展翅翱翔,去到大洋彼岸,看见大海中高举自由火炬的女神;仅作片刻停留,我旋即又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凯旋门,看见了正在给拿破仑加冕的女子;去到俄罗斯,看见了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不屈的英姿……
这些,都没有留住我的思绪,我迅速回归神圣的东方热土,在中华大地上,自古及今,女英雄、女才子、女教师、女医生、女科技工作者,各行各业的巾帼女杰层出不穷。她们,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闪闪发亮;她们,像大地上烂漫的花朵,播送芳馨!
我去到祖国南端的海南岛,仰视着一尊跃马横枪的女英雄雕像,她就是海南圣母冼夫人。因为她,海南岛才与大陆联通,成为神州大地的一部分;回到北国,我看到了代父从军,“万里赴戎机”的花木兰的身影,我似乎还听到了梁红玉为抗金兵而敲出的“咚咚”的鼓声;继而,我徘徊在绍兴古轩亭口的牌楼下,凭吊在此抛头洒血的秋瑾,我肃立在西湖畔秋瑾的汉白玉雕像旁,只见她左手叉腰,右手柱剑,英武而又沉静。我敬她,一位在封建重压下的弱女子,不恋闺门绣户,为感祖国沉沦,为补金瓯缺损,“只身东海挟春雷”,“关山万里作雄行”,最终在古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2岁!
我忘不了杨开慧,牺牲时刚刚29岁;15岁的刘胡兰,对着铡刀面不改色;赵一曼受尽酷刑,面对日寇的枪口,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刚刚31岁;我还忘不了松花江畔八女投江,其中最大的冷云队长23岁,最小的王惠民只有13岁!
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女诗人、女才子不在少数:班昭续写巜汉书》,蔡文姬泣血《胡笳十八拍》,谢道韫咏雪传佳话,李清照才名冠千古……
中华巾帼不但有女将军、女才子,在医学界、教育界,在科学技术界的建树中也不乏能人:元代的黄道婆,一位松江女子,在流落海南30年后,回归中原时带回并改革了全套纺织技术,成为了“衣被女神”;东方圣母、人民医学家、中国最早的女院士林巧稚大夫,她平生接生了5万多婴孩,可为了事业,自己却终生未嫁!在鼓浪屿,在山海之间的毓园,我仰望着林大夫的雕像,只见她身穿白大褂,神态安详地眺望着远方。当今三年抗疫之战,哪一场没有巾帼英雄的身影?她们的杰出代表有孙春兰、李兰娟、陈薇等等;在教育战线上,巾帼更是不让须眉,于漪等三尺讲台育新人;让人敬仰的还有航天女英雄刘洋、王亚平,她们同男子一样,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勇敢地在太空驰骋。
还有两位我不能不提的林姓女子,那就是林徽因和她的侄女林璎。林徽因,我国著名的女建筑学家、女诗人,她曾为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殚精竭虑。林璎是我在旅美途中才第一次听到的一个名字,她21岁在读大三时,恰逢美国政府向专业建筑艺术家征集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图,林璎凭着她不拘一格的理念,用毕业设计《雕刻大地》,从27000多设计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奖,奥巴马总统亲自为她授勋。
还有,还有,孟母三迁,造就亚圣;岳母刺字,教儿抗金;……
读历史,看当今,优秀的中华女儿写不尽!
作为女将军、女烈士,她们有铮铮铁骨,勇武精神,她们视死如归,“为国牺牲敢惜身”!
作为女诗人、女才子,她们兰心蕙质,才华出众,她们的众多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无数异宝奇珍。
作为医生、老师、科技工作者,她们居功至伟,智慧超群,她们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彪炳史册,万古留名!
中华女儿啊,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現今有哪一个岗位离得了她们?她们既有钢铁意志,也有似水柔情。值此“三八”节到来之际,我激情满怀,胸中似有波涛万顷,我为中华女儿骄傲,我为中华女儿自豪!
【作者简介】
王瑞初,女,1944年11月生于湖北省浠水县,1967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参加《古典诗歌鑑赏》(武汉出版社出版)丶《配画唐诗一百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配画宋词一百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及《中学生汉语规范化读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等书籍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