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两会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记者在会议期间采访了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楼家强先生。

楼家强先生表示,十分荣幸担任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他在本次会议中共提交了五个建议。
楼家强先生同时担任香港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副主席及香港青年联会第二十八届主席,对香港的青少年教育十分关心。他告诉记者,为了让香港青年加深对国家的认识,与内地青年有更好的联系。他在本次会议提交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优化姊妹学校计划,扩阔姊妹学校的交流模式和深化成效,包括大学/中学/小学交换配对,扩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子,从学校层面推动香港与内地青年深入交流。
其次,为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就业创业,楼家强先生提出多措并举支持大湾区企事业单位招聘港澳青年就业,例如根据企业规模按比例招聘港澳青年就业等。并提出加强推动及细化专业资格互认,加强专业学会在资格互认中的角色,推动更多专业人才到大湾区就业、开创业务,开放更多进入大湾区发展的"小门"。
其三, 楼家强先生认为,港澳居民往来通行证即回乡証是每一位香港居民必不可少的証件,为更好地坚固国民身份和认同感,以及实际地减轻市民换证的使费和时间,他提出以"二证合一"的目标,即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及回乡証合二为一,逐步减免办理费用及扩大回乡证的使用范围。
其四,楼家强先生认为,每一条生命都是重要和无价的,拯救生命不应分彼此,而能够遗爱人间更彰显无私大爱。他非常感恩香港有一位病危女婴得到脑干死亡幼童的家属捐献心脏而重获新生,为此,提出建立内地与香港器官共享机制,推动国家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其五,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面对欧盟绿色新政的最新进展,楼家强先生提出的应对办法是:建议加强沿海省市应对策略系统化,强化不同职能部门的联动,加强其与内地一系重点任务的有益协同。
(澳门法治报两会报道组:芦葆霖、孙铭、郭卫卫、邵振才、明殿羲、张海涛、隗莹、杨凌峰、许晓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