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我人生的路标
---“雷锋精神”对我的影响
作者:徐友擎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
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刊发60周年。回忆自己了解雷锋,认识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的成长过程,我回顾记录了下来,与大家分享。
我是1964年上小学的,那时候学雷锋像运动一样在全国各行各业开展的如火如荼。我知道雷锋,还是在孩童时期,那时我在乡村小学读书,记得是1964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为我们一年级加入少先队的同学戴红领巾,操场上同学很多,二、三年级的大同学基本都戴上了红领巾,我们一年级的学生们排着队,由高年级的少先队员给我们新入队的同学佩戴红领巾,在入队仪式上,校长站在土台上给我们讲述雷锋的故事。从此,我知道了雷锋,那一年还学会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不到6岁就给地主家放猪砍柴,是解放后人民政府给他治病,免费让他上学,后来,又当了工人,开推土机,又参军当了汽车兵,在部队还入了党。
在我大一些的时候转学去乡中心小学读四年级了,学校大了很多,还有图书室。一次,放学回家前几个同学约好要去图书室借书看,到了图书室,我环视书架,看到了《雷锋日记》,我翻阅着,有些地方似懂非的,但又不忍放下,这时,图书室的老师告诉我说,可以带回家看,我高兴地把《雷锋日记》装进了书包带回了家。平常,乡下的孩子放了学都要先去割草喂兔喂羊,还要到地里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一天,我没有去,回到家我拿出《雷锋日记》细细地看着了起来。傍晚,大人们下工回家,看到我今天没有割草喂兔喂羊,不知什么情况。当看到我手里拿着《雷锋日记》的书,大人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抚摸着我的头,问我雷锋写的话都能理解吗?我回答说,不完全理解,但雷锋的话就是教我们要做一个好学生。自此以后,我把雷锋日记的话抄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借图书室的《雷锋日记》还了。经常拿出来读读,有不明白的话语就问问老师和村里文化水平高点的大人。
再大一点我就到青海大柴旦读初中了,那时,学校没有团组织,被“红卫兵”组织取代了,不提学雷锋,但做好事在同学们当中还是提倡的。我们四五个“要求加入红卫兵”的同学也经常到校园里或操场上清扫垃圾,协助做值日,课余时间参加建校劳动,帮着搬砖运沙,冬天捡柴为教室取暖用,有时还到老伯伯家帮着打煤砖、抬水。现在想想,我觉得是受了雷锋精神的影响的。
后来,参加工作到了青海油田,那里地理环境差,生活服务设施不全,我看到不少同事因为理发要请教半天去矿区理发店比较远,我萌生了学习理发技术,业余时间为大家理发的念头,我买了简单的理发工具,没有师傅,就拿同事们的头当“试验品”,刚开始把人家的头剃得很难看,同事们也不怪我,风趣地说:咱这头不上街,坑坑洼洼的没关系,剪短点就行。半年多下来,我的理发技术提高了不少,不时有老工人让我理发,我心里满高兴的。我坚持了下来。后来到基层代职去野外施工,我也把理发工具带上工地,空余时间给头发长了没时间回基地理发的同事理一理。记忆深刻的是在“冷大公路”施工近半年的时间,理发成了我的一项“主要工作”。工作之余还主动到食堂帮忙,择菜、洗碗,师傅们说我眼里有活。
80年代初,我开始做共青团工作,每年三月第一个星期天,油田都要组织开展全局范围的“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我们每年都积极参加。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与工会组织一起,在工会、团委领导的带领下,上街服务。磨刀电气焊、维修家用电器、免费理发,宣传雷锋精神,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修理钟表自行车等等,我们称之为“学雷锋日”。现场红旗飘飘,大红横幅耀眼夺目,宣传车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大力提倡学雷锋,做好事,对于改变社会风气,培育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退休告老还乡,不顾自己身体不好,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定期上门为孤寡老人服务、送温暖,参加义务植树,到幼儿园进行关爱教育,本人还被推选为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员。夕阳生活充实。
雷锋,一个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的名字,他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他从一个乱世的苦孩子成长到模范工人,共青团员;再到革命军人,共产党员,他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短暂的22年生命中,雷锋以行动为形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留下了生动的注脚,也用生命诠释了何为中国青年的理想和担当。
我们学习雷锋,不是只学他的一两篇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他人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春去秋来,仰望过他的孩子或许已经老去,他却一直年轻着,永远闪耀着精神的光芒。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信仰的感召,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成为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
我们缅怀与敬仰雷锋!雷锋精神体现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体现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友爱互助的无私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助人为乐处处可为。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雷锋的故事,诵读《雷锋日记》,参加学雷锋活动,不断汲取榜样的力量。
可是,一度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认为雷锋精神无法实现,还有人认为雷锋事迹是虚构作假,这些论调带着严重的错误和偏见,说明了这些人精神世界的贫瘠与空虚,必须坚决抵制与批判。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在街道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辅导材料)
2023年3月完稿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徐友擎(过去时),男,生于50年代,中共党员,在青海油田工作38年。现居江苏常州,爱好书法、诗歌、摄影,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怀。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山花》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