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业松简介王业松,男,1934年⽣,汉族,江苏省泗阳县⼈。南京⼤学中⽂系毕业。曾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任助理,在公安部外事局和教育局任处、局⻓,并兼任《公安教育》编委主任。现为中国散⽂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报》《⼈⺠论坛》⽹、《中华英才》半⽉刋、《亚洲财富国际交流》⽉刊,以及南⾮出版发⾏的《⾮洲时报》等报刊发表⽂章。已经岀版《呼应》等九卷散⽂集,计300万字。其中《⾬中送魏巍》、《我送荣毅仁副主席回家》和《我在中南海⼯作期间花絮》等散⽂在社会上⼴为流传。作者年已九旬,但仍在为时代发声。读者可从中听到⼈⺠的呼声,看到国家发展的脚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奋力挥毫写春秋
——九十岁感怀
王业松
我是1934年生人,今年虚岁90。90岁的人生值得回眸。
90岁的我,回眸中最想首先说的是感恩。感谢父母生我养我。他们虽然是一字不识的农民,但他们的思维和做法不同于一般农民。我家是中农,他们在求得温饱之后,在我上小学之前为我一人办了家庭私塾,从外地沭阳县请来本家的私塾先生,教我《百家姓》、《三字经》、《论语》等儒家文化知识,也让我的本族同龄段的两三个哥哥伴读受益。我在上小学之前就能写春联。我的老家泗阳,地处苏北偏僻地方,虽然同属淮阴地区,但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是革命根据地,几里之外,隔河相望的就是国统区。人民政权古墩乡乡公所就安在我家里。我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府办的古墩小学读书,时值抗日战争时期,课本内容是抗日救国,我记得第一课课文是“人”,第二课课文是“中国人”,第三课课文是“我是中国人”。课文虽简单,但符合循序渐进和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法。稍后的课文就长了,如:“九月十八凉又凉,日本半夜攻沈阳,……烧杀奸淫又抢粮”。当时没有黑板,没有粉笔,也没有纸张,老师带着学生用树枝在教室外的土地上写字。
我的父母深知文化的重要,认为家里如果没有文化人就会受人欺负,再苦再累也发不了家,于是就培养子女识字,在我上小学期间,每逢下雨不能下地干活的天气,就专门为我一人请家庭教师,用好酒好菜款待家庭老师。
其次要感恩的是党和国家的培养。我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在淮阴县渔沟初级中学读书时,家里花了钱,初中毕业后读的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吃住费用全由国家负担。我念了两个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南京大学,两次保送,免试入学,费用全免。
有了全国重点大学南京大学的文凭才有了我被挑选进京进入中央机关,才有了后来的人生。我感恩公安部刘复之部长这位我人生路上的伯乐。感恩工作中我的各级领导和同事。感恩各方面的朋友。
这些大恩大德当永生不忘。有恩必报,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不懂感恩。不感恩的人是负心人,他的心不会充实,不会梦稳心安。
怎样感恩?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职期间,我努力工作,怀着对人民敬畏之心,对岗位敬畏之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我作为公安部代表团成员,在刘复之部长为团长的率领下,曾先后访问了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意大利等国。我作为团长率领中国警察装备考察团赴美国访问。我的一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做的都是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我没有因碌碌无为而悔恨。我已经用我的作为证明父母没有白养活我;我用我文学作品证明南京大学中文系没有白读。我已经用我的奉献证明党和祖国没有白培养我;我已经用我的人生足迹证明我没有辜负时代。
我1994年60岁退休,我充分利用30年退休时间继续我的人生,我努力让这30年继续精彩。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要变本加厉地反哺给人民。我为人民写书,为人民立传,为祖国立碑,为时代发声。我一直站在舆论前沿,我对人民的心声十分关切,对祖国前途十分关心,对国内外大事十分关注。我已经出版了《呼应》、《感动》等9本散文集,计300万字。读者可以从我的作品中听到人民的呼声,看到国家前进的步伐,感到时代跳动的脉搏。
退休后,我迈开双脚去丈量祖国大地,除了在职在位时到全国各地出差外,我参加旅游团和应邀到了陕、甘、宁、津、冀、鲁、黔、琼、豫、苏、皖、沪、浙、内蒙、新疆等地,饱览祖国壮丽河山。
我应邀义务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参加母校南京大学校庆及南大中文系系庆等活动。我拿出仅有的养老金为家乡建筑了两条进庄入户的水泥路。我被评为“正能量之星”。
我的笔迹跟着足迹走,基本上做到足迹到哪里,笔迹就到哪里。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优秀文化,只观看、只体验还不够,我还要讲,要写,要赞颂,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要让更多的人与我分享,与我共鸣,要让更多的人与我一起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起赞美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伟大贡献。
我用爱写了《一位普通农民工匠不普通的人生路》,用心写了一位农民书法家张汉修活在底层、攀着高层的艺术境界和自学成才的甘肃安耀功,用情写了连续26年举办小村春晚的草根艺术家黄恒丰,用力写了肩上扛的、身上背的、手里提的、心里装的都是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用功写了为国争光、制定中国标准的研磨师叶辉。
我写小题材也写大题材,《堪把无烟当有烟》、《英雄凯旋》等散文是我对英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们的赞颂。我写了红军长征,写了《地球的红飘带》读后感,写了《西行漫记》中的陕甘宁边区,写了台湾海峡《阻断不了的情爱》、《盼望祖国大统一》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确保台湾入版图》。我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正义不应沉默》,我写了人民至上的《心心念念为人民》等。我写了抗美援朝《向我的同龄人老兵致敬》、《永远没有结束的铭记》。我写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口中的中国;写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笔下的中国;写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母爱母教;写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两副面孔;写了美国当政总统拜登的微笑等等。凡是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在我笔下得到及时反映。
有朋友问我:您活到九十岁不容易,您一生中的幸运是什么?
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是出生在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富民丰。我的祖国有立党为公、不忘初心、把人民举在头上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这个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我的祖国不但有广袤富饶的美丽乡村,还有现代化的大都市,其中大武汉之大相当于4个东京,8个巴黎,11个纽约,首都北京的面积相当于160个巴黎,21个纽约,是巴黎、伦敦、首尔、东京面积总和的3倍;我的祖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的祖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我的祖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的祖国在国际上是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我的祖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的祖国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56个团结一致的民族。
我的幸运有被保送免试读了两个高等院校,尤其是在南京大学毕业时被中央机关选中进了北京,而且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做的事都是国家所需要的事,我圆满地完成了。我多次向周恩来总理写过工作报告,我多次捧着周总理批示到有关省市自治区去执行周总理批示。我在南大的同班同学共40几名,有一半分配到北京,但有幸进入中央机关却没有几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我曾回顾过我在南大同班中有14个第一,其中有在中南海上班;带着周总理批示原件到有关省市出差办事;与周总理同桌用餐;与周总理同吃一锅夜餐八宝饭;我的名字上了《人民日报》;我出版9本书,我带团访问美国等。
我的幸运还有遇上了好时代——奋进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我的家乡江苏省因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文明程度高而被誉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它以占全国1.1%的陆域面积,承载6%的人口,创造了超过10%的全国经济总量。我的祖国,到2022年底,它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3万亿人民币,已经超过韩国,与意大利、加拿大处于同一梯队。我的祖国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俄罗斯。祖国突飞猛进的进步,鼓舞人心,我每天都在被感动着。
新时代中的中国已经具有700多个世界第一,除了人口世界第一外,还有黄金产量第一、外汇储备第一、高铁第一、大学教授数量第一、医生数量第一,等等,还有在国防装备方面也有不少第一。能遇上这样的盛世就是最好的幸运。
人生没有白走过的路,没有白念过的书,没有白白的付出。现在我每天都在追求中收获。我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幸福。我低头干活,昂首做人;我平凡,但不平庸;我无大作为,但非碌碌无为;我萤火微光,但愿其芒。我为祖国而骄傲,为中国共产党而骄傲,为全国人民而骄傲。我个人不骄傲,但我自豪;我个人低调,但我自信。有志不怕年高,走得再遥远,不忘来时路。我仍在追求更美好的明天。祖国明天一定更美好。
有诗曰:
心中有追求,
脚下有劲头。
不忘来时路,
奋力写春秋。
2023年2月21日
癸卯年二月二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