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羽”成雅】

智积禅师是唐朝中期的一位高僧,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他拣到一个长相十分丑陋的男婴,后来为给孩子取名,智积依照《易经》占了一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男孩的姓定为 “陆”,名叫“羽”,字为“鸿渐”。他便是被后人尊为“茶圣”、“茶神”的陆羽。
有意思的是,无名无姓的陆羽给一种树叶确立了声振寰宇的名字。在中唐以前,“茶”大多称为“荼”,作为带苦味的药材食用,它还有槚(jiǎ)、蔎(shè)、茗(míng)、荈(chuǎn)等叫法。陆羽经过几十年的考察探寻,写出了世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当时就被奉为了经典,并随着这部书的风行,人们开始普遍采用“茶”这一称谓。
或许冥冥之中陆羽就和茶有缘,“鸿”是指大雁,按照《易经》的说法,其羽可以用作礼仪,而茶叶也可看作“树之羽”,同样能用于了待客之礼。苏轼说人生有十六件赏心乐事,其中之一便是“客至汲泉烹茶”,品茗更是与听雨、赏雪、候月、酌酒、抚琴等并称为高雅之事。
陆羽的貌丑没有耽误他的文雅,不知出身的缺憾也没能阻挡他的声名显赫,可见,与生俱来的东西并非一成不变。陆羽钟情于茶道,踏遍大江南北寻访茶农,翻遍古书查阅史藉,终于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味苦的茶叶籍籍无名,可当它经过烈火的炒制,再经沸水的冲泡,终成沁人心脾的香茗。
也许,智积不会想到自己的弟子能成为茶艺宗师,陆羽也可能没有料到自己会改变亿万人的生活习惯,但仁慈会记住智积,辛劳会铭记陆羽。羽为仪,源于其彩缤纷;茶成雅,因在其味香馨。真的不知是陆羽成就了茶经,还是茶道造就了陆羽,然而,“树之羽”由此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2018.5.24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