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好 说 话
耿志平(甘肃)

只要不是哑巴,每个人都能说话,能说和会说不是一回事。
有些人有事没事叽叽喳喳,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停不下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并不是他有多会说,而是,他是个话匣子,生怕别人把他当哑巴。

在某个场合碰见许久未见的人,如果对方很胖,你却说“好久没见,你又胖了,黑了。”对方本来就对黑和胖忌讳,你这么说她,她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对你已经有了怨言了。
对一个头发稀少的人,你如果说:“你看你都不知道保养,都快成三毛了,要那么多钱干嘛!”听的人内心自然不太高兴。
有些人说话只顾自己痛快,一群人在一起时,有人夸自己的子女多优秀,其中有个人的儿子在劳动教养,就觉得你欺辱了他,从而对你产生了芥蒂。
有一次,两个邻居大叔坐在一起聊天,李叔说:“老杨,我一个月五千块钱,你一个月才两千多。”脸上充满了骄傲的神色。杨叔不紧不慢地说:“我工资少,我儿子一个月八九千块钱。”啪啪打脸李叔,而他竟不自知,因为李叔的两个儿子都是工人,正处在待业状态,旁边的人都在窃笑,想占便宜却吃了亏。
有些人好像受了某种培训,见了人夸的是天衣无缝,遇到苗条的人说漂亮,身材好;胖的说有气质,有福气,聚财;丑的黑的说穿衣服好看,是衣服架子;没念过书的说饭做的香,有妈妈的味道,针线好,心灵手巧;遇到离了婚的,说前夫不是个好东西;碰见教师朋友,则夸博学多才,桃李满天下;碰到失业再就业的说有眼光有谋略;遇到刑满释放的都会说谁还不犯点错误……总之是一张巧嘴见人就会夸人,而且能夸出花来,还让你感觉不到虚伪,这样的人不但情商高,而且能说会道,挑着说,捡着说,避开你的短板,只说你的长处,让对方很受用,虽然有些违心,但并不惹人厌。
如果一个人巧舌如簧,遇什么人说什么话,说一套做一套,当面把你夸成一朵花,背后又把你说的一无是处,这样的人肯定不招人待见,要趁早远离。
常听人说,某某是刀子嘴,豆腐心,就算你没有坏心眼,但你的嘴说话无所顾忌,已经伤害了别人,就算你有豆腐心,那又能怎么样?
有些人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也不会曲意奉承,这是低情商的表现,谈不上什么艺术,怎么得罪人的都不知道?不过说话直的人不藏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会添油加醋。

不管你是“笨嘴”还是“巧嘴”,说话令人舒服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在人际交往中才不会令人生厌。
就像有些人说话总爱压住别人,占上风,觉着自己本事大,自己什么都比别人的好,那又能怎么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和别人比,你啥也不是。
在胖人面前不说自己苗条;在比你混的差的人面前不说你有多大能耐,多会赚钱;在离婚的人面前不说自己有多幸福,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善良。
大家都知道,张爱玲和炎樱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但张爱玲因为受不了炎樱的炫耀而绝交。也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炎樱说她如何会挣钱和老公多恩爱,正是张爱玲去美国以后最缺乏的两样。无意中就伤害了自恃清高的张爱玲,恐怕她还不知道呢!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作为普通人,虽然我们不能“巧舌如簧”,但也不能信口开河,只顾自己说得美,说得痛快,不管在座的人的感受,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做人应该有的分寸。
不管你是否能说会道,对人真诚,不虚伪,善良,才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就算你能说,满嘴跑火车,说话不负责任,整天八卦别人的对错,说话尖酸刻薄,到处搬弄是非,让别人不痛快,还不如当个哑巴好。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