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八里桥、杨圪崂和庙坪交汇处的廖塬上,有一座孤峰名曰“兑山”,美誉“九龙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兑山就修有庞大的庙宇群,每年都有盛大的庙会,此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传说太上老君曾在这里坐庙,因山石不坚被老君压沦,后取名兑山。兑山庙会规模远远大于周边封子山和云蒙山庙会。庙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庙会的角色是传承民俗文化。整个庙会集拜神祈福,娱乐,贸易于一体。洛南一直流传着“三月三,上兑山;九月九,兑山走”的习俗。

兑山山顶远望的景色
站在高高的兑山山顶远望,环视四周,云架山、蟒岭一线、馒头山、云蒙山、天平山尽收眼帘,仰视蓝天白云,俯视洛河绵延,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站在兑山之巅,置身于大自然的清闲舒爽之中,放飞心情,面对着洛河和云蒙,你便会用歌声向未来呼唤。兑山四周松林茂密,佛光山色。野鸡、松鼠、兔子不时穿梭林间,松树遮天蔽日,松叶软如地毯。亲临其境,犹如入人间仙境,风景蔚为壮观。兑山是县城人春游、消暑、赏雪的首选之地,避暑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最佳场所。
阳春三月三,鸟语花香;金秋九月九,秋高气爽。这是当地老百姓赶庙会的日子。山朝不如人朝,兑山是靠山,逛庙会祈福,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人们知道头顶三尺有神明,因此,人们年年朝拜兑山。这庙会日兑山附近沟沟脑脑,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倾巢而出,成群结队,爬坡越岭,扶老携幼,前呼后拥朝兑山蜂拥而来。兑山四周的小路上,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山上山下人流如潮。城里人则是组着团,开着车,拍着视频,玩着抖音。公安人员这时在人们必经的要道之处,疏导人群。
庙会日,做小生意的纷纷云集到此。人们把小方桌,小凳子摆在道路两旁便开张了,不宽的路面,人们的摊位占道经营,小商贩摊点从山坡底蜿蜒盘旋一直摆到山顶。压饸饹的支好了铁锅,手擀面的手法娴熟,羊肉汤热气腾腾。各种小商贩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高声吆喝着:“凉皮、肉夹馍、热乎的羊肉汤、油泼辣子扯面”,“新鲜的苹果,甜似白糖,赛过蜂蜜”,“放心用,大胆买,不要徘徊,不要犹豫,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两块钱不算贵,不用开个家庭会”,“香甜的鸡蛋醪糟”……。洛南豆腐干筋道可口,再拌以蒜泥,芥末,葱花、香油等佐料,贼好吃,与吃起来爽滑、筋道寺坡橡子凉粉,将有一拼。用玉米面搅成的面糊糊,也就人们说的搅团,看是难登大雅之堂,餐厅是看不到的,搅团配以西红柿汤汤和香菜绿葱,色香味俱全,咥一碗,让你立刻神清气爽。还有洛南糊汤面、核桃饼、凉鱼、洛源的洋芋糍粑,种类繁多,物美价廉。近看,又白又胖的小笼汤包,汤汁香浓可口,吃一回想三年。瞧,烤羊肉的小哥把肥嫩的羊肉烤的焦黄脆嫩,扑鼻的香味阵阵袭来。香喷喷的油泼面直接刺激着你的味觉,惹的人垂涎欲滴。套圈的已画好地盘,围观的多套的少。传统的手工艺品精彩亮相。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有卖木耳、香菇、核桃、 柿饼等山货土特产,五花八门,原生态无公害,绿色食品。这时庙会就成了民间商贸交易的平台。
人们逛兑山庙会得情景
兑山松树林里人们休闲的情景
赶庙会的人们摩肩接踵,人流如潮,人头攒动,抬头望山顶看,只见洛南电视转播塔高耸入云。不知不觉随人流挤入庙宇,最先映入眼帘是几间厢房,这里分别供奉着祖师、财神、药王、娘娘等神仙的牌位,前一天晚上这里灯火通明鞭炮声不断。第二天午时,这里人声鼎沸,盛况空前,这里是人们祈福之地。只见香客们纷纷上香朝拜,明放鞭炮,香火最旺盛的焚香炉---通天塔,烟火气十足,人们祭拜后把高香插入焚炉内,一缕缕袅袅青烟飘向空中。沿着平整的方砖地面走不到几步,一座雄伟重檐建筑,四周斗拱,飞檐翘角,阁顶黄色的琉璃瓦覆盖,正面雕花门窗,门楣之上有一“大雄宝殿”大匾,阁内供奉着三尊佛像,也就是三世佛,中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祖师殿、药王殿、娘娘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亭榭楼台在香雾中显得更加神秘。这些殿宇破烂不堪,年久失修,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修建兑山民俗文化公园。但已没有了往日的烟火气。
兑山庙会人们在逛庙会
在庙会上唱戏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庙会唱戏必不可少,没戏庙会不热闹。兑山原先搭戏台子,后筹资修简陋戏台,专门邀请附近戏班子唱戏二天三夜。这些民间艺人是最敬业,不管刮风下雨,演员们都会认认真真演出。开头戏是给神唱的,拜神祈福,驱凶辟邪。后面戏给人唱的,寓意是祝福人们一生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唱戏时只见看戏的人山人海,戏园子起码有一、二千人,台下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说的说,笑的笑,有沿凳子的,前头的把后面的挡住,后面的就喊,不听就骂,比唱戏的声音还大。戴红袖章在场外大声呵斥,但还有人照样不听,演戏照常进行。有的干脆直接站在戏台前,演员唱念做打,吹胡子瞪眼,甩袍提袖看的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台上唱的脸红脖子粗,台下看的痴呆呆的,痴迷的神情一脸茫然,不是说“唱戏的是傻子,看戏的是瓜子”。场地周围有卖瓜子、花生,没有生意的小商贩这时也陶醉在看戏的幸福中。这几年,洛南剧团也到兑山惠民演出,听说剧团演出,十里八村的群众四面八方涌来,演出适合群众口味,贴近农村生活,通俗易懂,譬如剧团拿手好戏《五典坡》、《铡美案》、《周仁回府》、《游龟山》,那是必须演的,精彩的演出,让老百姓大呼过瘾,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既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兑山庙会唱戏的画面
逛庙会,就是祈福,娱乐、贸易,品美食,看民俗,汇聚人间烟火气,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徜徉在庙会的海洋里,你将通过游览兑山庙会了解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陶醉其中不知不觉太阳落西,这时人们才恋恋不舍下山。每每回味庙会上香飘四溢的民间小吃,热闹非凡戏园情景,琳琅满目非遗工艺品,小商贩们高声吆喝的笑脸,奔走不息的人们,那碗香飘四溢羊肉汤……
这样集吃喝玩乐于一体,花钱不多其乐融融的兑山庙会活动,你能不来吗?

作者简介:陈英良,男,生于1968年7月7日,本科文化程度,在洛南县人民法院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练太极,唱秦腔,写一些散文,巜我喜欢秦腔》,《基层法官的一天》,巜母亲,我心中的一座灯塔》,《学习太极拳随想》等文章先后在巜商洛日报》《商洛审判》刊登;《如何阻止农民上访后脚步》在《民情与信访》杂志刊登;巜小时候过年的那段岁月》被洛南县图书馆评为特等奖。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