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议事
汪春来
弟弟出生在83年比我小三岁,清秀的面孔很有文人气质,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上初中时弟弟成绩非常优秀,喜欢书法、文学、音乐,一只自己制作的竹笛,悠扬的笛声让很多同学刮目相看,引领整个校园刮起音乐风。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上山砍苦竹(制作笛子的最佳材料)制作笛子,几乎人手一笛,那时弟弟朝气蓬勃,是个爱好文艺的青年。
自从母亲去世以后,弟弟就变的沉默寡言,世上最亲的人走了,想到母亲一生的辛劳坎坷,没有享一天福就走了,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心里悲伤失落,我曾劝弟弟回家看看,家乡变化挺大,弟弟讲:“母亲一天福没享就走呢,家里再好也没有什么好念想。”十几年没有回家,也许是穷怕了,一心想在外面做点事业。
弟弟的这个举动在老家引起很多流言蜚语;“这孩子不行,还是个本科生,书读到狗肚子里去呢!”“这孩子白养呢,忘恩负义,我们这些人都不要呢!”“他是想一鸣惊人!”“这孩子狠心啦,大概是有钱啦,这么多年不回来,看不起我们,我有次打电话给他理都不理!”“他就是个白眼狼!”……面对这些怂人绯语,刚开始我都是一笑而过,时间长了,在我面前喜欢讲这些不三不四之话的人,总结起来无非就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自命不凡,总以为自己在社会上有个一官半职,加上有点文化(其实也不高),自己就是德高望重,是道德的准绳,人人都要尊重他,讲我弟弟:“这孩子!你不给别人打电话吧,难道也不给我打电话吗?”我信耶稣他立马论断:“信奉耶稣基督,把欧洲的信仰信的跟真滴样!”我打光棍三十好几没成家,你是给我提过一次亲,还是给帮过我一分钱?我信耶稣后才成家,你讲我信仰不好。隔壁堂兄弟跟他吵架,他笑别人没有儿子。家族有一支宗亲,兄弟几个生的都是女儿,他逢人就夸夸其谈:“你看这真是活捣蛋!哪哪个人到如今连个重孙都没有!”很难想象,如果他的儿媳生的都是女儿,在他眼里是何等的处境。我叔叔在八几年学手艺理发,他讲下贱:“我们老汪家历来没有出过剃头子,今天你家出个剃头子!”结果害我叔叔没有一门手艺,一生游手好闲。他家孩子多劳力少,农忙时总是我大伯和父亲去给他免费帮工干农活,我大伯无心就讲了一句:“哥,别人搭田埂浇水,我搭田埂从来不浇水”(干活术语)。他满不在乎且不感恩,趾高气扬:“你这出闷力气的人在我面前吹什么吹!”你讲剃头下贱,自己的头给别人摸。别人给你干活出牛力,你嫌弃别人没地位。这种人是吃猪肉时讲猪肉香,又嫌弃养猪的人身上臭。他给别人取个名字,很多人都讲这个名字的取法是错误的,最后没有采用他取的名,后来这孩子成了他眼中钉肉中刺,利用职务之便报复这孩子把他往死里打,公报私仇。总以为他的话就是圣言,不听他的就是大逆不道!经常挂在嘴边:“在大湾村整个汪氏家族的人对我都比较尊重,就是我们湾子的人对我不肖一顾!什么事都是要别人尊重他,他是道德的标准,就连他的缺点也是优点。
第二类人,口蜜腹剑,满嘴跑火车都是甜言蜜语,心里装满吃人的骨头,见不得人好,别人比他差,他是洋洋得意有优越感存在,见别人好一点,马上眼红起嫉妒,到处喷击别人,再好的事他总要找点借口、理由来否定别人,只有他自己的事都是真本事。经常卖弄风骚就是:“我这个人不要太好啊,我帮别人都是凭自己最大的努力,我的才华、能力、为人经过了几代人的见证!”我打光棍时这类人讲:“这孩子将来莫是逛(土话就是将来打光棍)!”那时几乎没有人关心,我找到媳妇后这类人马上大发热心问:“你这媳妇前面有孩子吗?”“你这媳妇结过婚没?”“你这再婚的媳妇也照(也行)!”我比我老婆大五岁,那时他三十岁,上海人结婚相对晚,三十岁没结婚都比较正常。你讲我不要紧,我就纳闷,我娶媳妇差钱怎么就没有问!怎么就没人关心!不该关心的你都在关心,该关心的没人关心!
张良海到处补鞋,说是补鞋其实就是混饭吃,一日到我们庄上最穷的一户人家吃饭,汪达摩(化名)请他喝酒,喝完前半瓶后,汪达摩又再从柜里拿出一瓶。张良海洋经怪调:“乖乖!汪达摩!你这门旮旯里的扁担还真不能侧看啊!”哈哈哈哈!我觉的我讨个上海媳妇在他们眼里有点世人看汪达摩的味道:“真不能量计人,来子(我的乳名)这个样的种,还搞个上海媳妇!”我这门旮旯里的扁担真还不能侧看。
弟弟上大学时,那时候家里经济困难,钱没人帮一分,操淡心的人多:“这是打的什么主意?这么大的儿子不叫他出去打工,还给他读什么书!”“俞士琴家这样的家庭条件还给他儿子培养!”你没有支持过一分钱,凭什么讲这话论断。这类人给别人做一点小事,马上到处吹嘘:“我的人品在整个花石乡那是没的讲!”要别人世世代代记住他的大恩大德,你给他做事累弯腰,他讲那是他有德行,你应该做的!美其名曰:“我等于跟你的亲叔子一样,我总不得害你!”有几次跟我借钱,当时抱着那是我叫他一声叔的观念,不好意思薄人家的面,事后他就讲:“我能跟你借到钱,那是我做人做到你前面去了!”后来我弟弟上大学后,没能力再借钱给他,立马话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我面前见一次讲一次:“你的处事水平能力跟我儿子没发比,我儿子那个能力不当国家总理都亏呢!”我小佬去世,堂兄弟送一点礼钱,有人马上数落我:“那是别人在同情你,帮你才给你,你要记得别人的好!”事后才知道我送礼那叫礼上往来,别人送礼给我那叫同情我,给我,帮我。
第三类人,倚老卖老,仗着我们称呼叫他点什么,总是以为我们欠他的。我们小时候家里困难,给我们帮工也是有时常的,金钱上的帮助几乎等于零。弟弟上学时,有些人当面一套:“你好好读书,我是大力支持你。”“你好好干,放心吧!钱你不用急!”到用钱时,一分不拿。不帮是本份,帮是情份。不必讲一套做一套,都是冠冕堂皇的话。我们小时候走亲戚,受的待见:“吃给你吃,喝给你喝,你就是不能懒!”提起嗓门叫我们给他干活:“还不快去,磨叽什么?”特别是他家里来客人,耍他长辈的威风高声叱嗬,一会去倒水,一会盛饭,一会抽烟,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在旁边,一声不支派!完全就是他的使唤佣人。我就不信,你所有亲戚的孩子到你家都是这样的待遇?有一亲戚的儿子给我小叔两百块钱,在我面前讲了三四次,害怕我不知道人情,这么多年,我兄弟俩给你几个两百,自己没数吗?我们在谁面前吹嘘过。我信耶稣,有人到处做工随意论断,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我看信耶稣的人都比较有限!村里哪哪个人,这个信耶稣混的不咋样,那个信耶稣的又怎么样?”你讲信耶稣的人都比较有限,自己又怎么样,难道心里没有数吗?有些事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看到你是长辈,在家里要做人更要脸面。害怕别人戳你脊梁骨,有些事我们都是从不敢讲出来,所以从来没有讲刻薄的话,心里没有底吗?我弟兄俩给你们的钱,你们舍得这样为我们吗?
有个亲戚生病开刀后在家疗养,按照礼节我要去看望他,板凳刚坐上,他就莫名其妙的问:“你这媳妇难道就是这样的呀?”(意思是前面没有一点故事吗)我就问他:“我叫你长辈,你讲咋样?”他感到羞愧话锋马上转变:你老小那孩子就是我讲的,吊用没得,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我站起来一走了之,这种人没必要跟他纠缠,口袋里揣两百块钱也没有给他。你把我老小贬的一分不值,自己的儿子又怎么样?你儿子取的媳妇是二婚,难道我不是就不正常,你自己的儿子怎么样,心里难道没有谱吗?,讲别人的话都容易,不知道讲自己的话。你讲我弟弟不关心你们有事不打电话,我母亲心脏病晚期了,我这些亲戚的孩子有几个人打过电话慰问过我母亲,你们的孩子出门在外打工又给了什么?难道不扪心自问?
我老婆第一次来我老家金寨,第二天早上从邻居门口过,你没有看到当时这邻居的脸色,站在门口就跟那看稀奇样,一脸傲慢带着冷笑。过段时间我们宗亲有户人家十月国庆接儿媳,来了很多本门公亲在场,当场教育我:“你媳妇和你丈母娘这次来也不跟我们讲,你这小孩真不懂事,你父母不在了,我们等于跟你亲叔子一样,你跟我们讲一声,我们来安排接待,这样也好看点,你这不声不响的,把我们放在哪里啦?”亲眼看到都不出来打招呼迎接,站在门口跟木头桩一样。看到来这么多亲戚,当面数落我显示自己是多么伟大而又会做人!其实真不是我不愿意跟他们讲,因为我了解他们,让他们帮一点忙,事后就会到处讲:“你看看,你看看,来子这媳妇没有我们,还能接到家!”
呜呼哀哉,人总是在不付代价的爱心上彰显自己是多么“刺爱”而又高尚。虚伪虚伪还是虚伪!把虚伪做好了就是情商高、会做人。我弟兄俩就是没有学会虚伪总是吃亏,别人仗着自己有点文凭,当天晚上教育我要好好做人,第二天早上打他亲婶娘。有些人教育别人要孝顺父母,自己打娘骂老子。劝别人的话都会讲,就是不会讲自己。劝别人:“是树就高似草,是大就要饶恕小。”自己的亲外孙酒后发狂骂了他一句,不久他外孙提亲讲媳妇,他亲自去把这事搅黄。劝别人:“一分度量一分才,孝顺父母不能攀比。”自己跟整个村庄吵个遍,把自己的母亲气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却满脸笑容无所谓。我弟弟好歹也是大学生,稍微虚伪点也不至于别人这样评价他。其实有时候非常认同我弟弟的做法,做人简简单单,放弃虚伪,真实的活着。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就是我。但是从情场,官场,商场,虚伪是一种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也不是我们说能改变就能改变的!有人讲:“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现在的农村水更深,不会虚伪的我们看来已是没有立足之地!
汪春来
2023.3.1上海沐恩轩
作者简介:汪春来 ,笔名神的王子。安徽金寨人,基督徒,今定居上海,喜好诗词歌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