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出差上海之旧事
严诺夫

南京路店买服装
1988年冬,我第一次出差去上海。
对于大上海,我始终有一种仰慕感!其开埠两百多年来发展迅猛,很快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时尚繁荣,一直是国人向往的大都市,更是购物者的天堂。
因有同事打头阵,我住进了紧靠苏州河畔毗邻浦江的锦江大酒店。此旅店去上海繁华街区很方便,那几天办差事之余,我就满门心思去购物,采购的重点又是代女士买服装。应该说,此时买上海时装比过去便利了许多。记得计划经济时代,全国买布匹和相当部分服装都要凭布票。在上海买布匹和服装就要用上海或江苏或浙江的布票?一地可用三地的票证,在全国为数不多,可见三地经济的联系和依存度是很紧密的?!
此时,全国布匹和服装已经全行业放开,无需任何票证。另外,先期开放的东南沿海开放城市服装行业发展很快。如广东虎门、福建晋江的服装制作和贸易都很时尚和活跃,只是秋冬服装还是上海的款式更受内地人的青睐?!
在上海购物首选是去南京路和淮海路,这两处当时是上海最繁华的商圈。地处南京路的“上海一百”更是买服装的最佳商店,因其名气大,式样多,可选择的余地更宽。那时在柜台买服装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不像现在超市可自由选择、自己试装和一并结算。当时首先要通过营业员将服装一件一件的从货柜上的衣架取下,放在顾客面前看样;如果不合适,要不停的更换。更换次数一多,营业员是很不耐烦的。 凭心而论,一个顾客占用时间太多,也的确影响营业效益。尤其是我们这样操外地口音的人,营业员更是不愿意多接洽。其次是结算也是很烦琐的,营业员先开票,顾客缴钱(大多是纸币);营业员用铁夹子将票与钱一并通过柜台空中铁丝“嗖”地一声,传到收银台;待传回后看清账单,营业员帮顾客包装好,一笔生意才完成。
几件服装成交后,别说营业员累,我这个大男人也是精疲力尽。
不管怎么说,逛了大上海的南京路,又买到了女士们心仪已久的上海时装,我第一次去上海还是满意而归!
在嘉定住了一个月
为了替单位购置一部“上海牌轿车”,1989年的初春,我在上海嘉定县城足足住了一个月。
因当时机关单位买小车有计划指标,即使拿到了指标又要找路子购车。我单位选购的“上海牌轿车”是通过嘉定县一单位特批的,所以要等嘉定县计委下达计划。尽管当时上海汽车厂已经合资生产出“桑塔纳”小车,但很走俏;就是“上海牌轿车”也仍然供不应求,两款车型都要排队等出产。好在我食宿在嘉定县一单位招待所,生活还是很方便。
为了作好随时通知提车的准备,我通过熟人事先找到一位嘉定县的司机。这司机三十多岁,一家三口住在嘉定县城新竣工的高层商品房。据介绍,这司机的老家是原在闸北棚区,后迁居此。县城有高层楼房,当时在全国很多中等城市都不多见?没想到,这司机的新宅是一间一厅,只有三十几个平方?夫妻住一间房,客厅多用,白天作餐厅和书房,晚上架临时床,10岁的女儿住。进去他家后一看这套房如此小,不禁使我想起老上海人的一句口头禅“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当时上海住房选地段位置和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这日闲暇,我散步至嘉定体育场,见有一支女子足球队在训练。这支队伍是国家女子足球队还是上海女子足球队?我分不清,也不便打听。当时的国家女足在世界排名靠前,只是女足不普及,球迷和市场关注度不高,估计这支女足选在嘉定县城训练费用会比较低?我上前一看,好像这支女足中有多名运动员已经是当时亮眼的球星?只见她们个个身姿矫健,训练时就表现出一种力与美和谐结合的动感。可惜围观看训练的人寥寥无几,更没有记者采访和“狗仔队”之类的偷拍?见我一个大男人独自坐在观众席很显眼,远远的一男教练,几次向我投来会意的眼光,大概他认为我是女足迷,在嘉定县城有了位不多的知音吧?!
之后得知,无论是女国足还是上海女足都创造过无比的荣耀!现役女国足的著名女教头就是当时在上海成长成名成功的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吧?!
可以从中看到,上海足球界人士有眼光,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女足的进步作出默默地贡献!
“上海世博”热
没去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就听说很火爆?!
去了一趟,方知热度大大超出我原来的预想!据了解,自开馆以来,每天入馆人数都有近五万。进浦西馆场地排队一至二小时;从浦西馆坐轮渡至浦东馆要排队;进“石油馆”排队四至五小时;进“美国馆”排队二至三小时;进“中国馆”排队一至二小时......我从凌晨六时出发至深夜近十二时返回居住旅店,接连两天的连续作战,所见新技术、新产品不少,可谓是大开眼界,收获多多;然而连续在高温下整天奔跑,也使我和大部慕名而来者个个精疲力尽!
上海世博会的拥挤不说,没想到,我去时已经过了国庆节,上海10月上旬的气候之热更是出乎意料?为此,组委会在排队的场馆前都搭起了凉棚,四面装上水管,不停地喷洒凉水降温,但是热得还是使人难受!
之后,我关注这么多年来上海夏天的气候,好像是逐年增高,酷热之程度很多时长都超过了中国的原“四大火炉”?高楼不断增加增高、水泥路加宽延长、高架路桥纵横交错、人流量猛增......造此势头,上海是否将会成为中国第“五大火炉”?甚至排在前几!
这么多年来大上海的不断扩张和经济的持续高位发展,不由得使我担忧起其的生态和环保压力?!
“打的”去外滩
2011年10月下旬,我出差去苏州。因同行一对父女未去过上海,我们三人就抽出一天时间专程去了上海。
游览完城隍庙和豫园后,我们接着去外滩。原本这段路不远,因天下着大雨,同行又带着6岁女孩,我们故选择“打的”。出了豫园,我手一拦,一辆出租车就停下。司机听说我们去外滩,也没说什么,开车就走。因路不远,我们估计起步价就够了。大概是起步价比较高(据我知,当时上海出租车的起步和里程价都是全国最高的?),司机没拒载,他觉得划算,犯不着?问题是这司机见我们是外地人,穿着又好“乡”,他上海人的所谓优越感开始表现出来?路上他一言不语,也没有一丝笑脸……我们提出到外滩南京路口下,他不解释一直往前开,最后在外滩的一偏僻处停了下来,我们下车时,司机突然冒出一句“上海是不能随意停车的,侬知道吗?”票一撕,正好是起步价。
原本每遇下出租车,我都会习惯性地对司机说声“谢谢!”这回,“谢谢”这两字好像卡在喉咙,我就是吐不出来。下车后,我的同行比我还气愤,他嘣出一句“他以为他是上海的市长呀?!”哇噻,这大概这是个别上海出租车司机性格的折射吧?!
我们三人站在外滩新拓宽的亲水平台上,眺望浦东的远景:但见浦东片区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又粼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浦东这么年来的神速崛起,等于又打造了一座上海新城,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大上海的发展势头,大上海始终坐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中心的首位必定无疑!
大概正是大上海地位的持续上升,上海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难怪刚才所遇的那位“的士”司机如此的“牛喷喷”?!
2023年3月6日
作者简介:严诺夫,男,农工党江西省赣州市委会原专职副主委;退休后仍坚持写作。已在各级媒体发表文字近百万,获作品小奖多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