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
万象更新蛰虫惊梦
繁花似锦十里芳菲
1⃣️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相对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候中的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之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樱桃、三候木瓜。
2023年惊蛰时间公历(阳历):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04:29:02 农历(阴历):癸卯年(兔年)二月十五

2⃣️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今天(6日)4时36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标志仲春时节开始。此时节,桃红柳绿,春水初涨,大地春回,韶光弥漫。古籍中解释,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实际上,蛰虫之所以醒来主要还是温度变化的结果。惊蛰之后,春风送暖,气温回升,到处呈现生机萌动的绿意。一切都美好起来!

3⃣️
为啥说“惊蛰三不出,过年三进屋”?三不出指的是啥

今天就是今年的惊蛰了,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气温回升的很快,春雷乍起,人们在伴随着雷声开始了一年辛劳的耕作。为了这一年生活的安康喜乐,为了能够有一个吉祥的开始,惊蛰时期,人们会打小人赶霉运,祭白虎解是非,点艾草驱虫蛇。
除此之外,民间老祖宗有着“惊蛰三不出,过年三进屋”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三不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惊蛰三不出,过年三进屋”说的是,惊蛰若是可以做到“三不出”,那便预示着这一年,人们的生活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可以搬进“三进”的大屋子。
所谓“三进屋”,说的就是四合院。三进分别指的是,一进的门屋、二进的厅堂、三进的后宅。在过去,普通人家能够有一进的院落,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三进的大院,要么是官宦之家,要么是当地士绅。
所以,在后来,“三进屋”便是人们所热衷追求的财富的代表。
那么,“三不出”究竟指的是啥呢?
其一是“人不出门”。
在很多地方,人们都认为惊蛰这天是不宜出门的。
老祖宗认为,惊蛰这天的雷,威力是最大的。如果,人们在这天出门了,说不定会有可能遇到灾难。即便是没有遇到灾难,在这一年往后的日子里,说不定还会出现破财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解释只是人们比较迷信的一种说法。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古代的老祖宗们来说,出行是一件很不方便且费力的事情,一旦遇到了雷雨天气,出行便会更加艰难。而惊蛰之际,雷雨天气比较频繁,所以老祖宗才会有“惊蛰不出门”的讲究。
其二是“话不出门”。
惊蛰之际,民间的很多地方,都有着祭白虎的说法。
民间人们认为,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之际出来觅食,见到人就会把他吃掉。如果人们撞到了白虎,这一年必定会遭受小人算计。
所以,人们就会在惊蛰这天,最好少说是非之言,少惹是非之事。俗话说“祸从口出”,所以人们便会在惊蛰这天,少说话,少沾惹是非,将那些惹是非的话,留在家里!如若不然,就会招惹小人兴风作浪,从而阻挠自己的前程财富,惹得是非不断!
其三,“懒惰不出门”
民间有着“过了惊蛰节,亲家有话田间说”的说法,还有“惊蛰不耙地,就像蒸馍走了气”、“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之说。
惊蛰之际,是春耕开始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进入到了农忙的季节。俗话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这个时候若是偷懒,那便预示着这一整年都不会有个好收成。
所以,老祖宗才会说,惊蛰之际,把懒惰放在家,带着勤劳出门!
老祖宗的俗语,往往是经验的流传,智慧的总结,尤其是节气俗语,至今都在指导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在惊蛰之际,我们如果做到了老祖宗所说的“惊蛰三不出”,这一年必定会顺利安康!

4⃣️
惊蛰
文/家庭兰
春雷阵阵春雨浓,
万物悠然绿荫蒙。
农夫田间把地耕,
陌上桃花满灯红。
癸卯年二月十五
2023年3月6日
5⃣️
惊蛰
文/褚向平(河北)
不用你再喊
山河上空 早已开始
石破天惊
春水流出它的从容
草木谋划着它们的
郁郁葱葱
燕子回了
贪睡的蝴蝶刚刚醒
你披一身露珠
将昨夜写罢的有关思念的
一首诗 默默暖入心中
沧桑的词汇用多了
好情绪寄给风灯
如今我不说余生
只说复活
因为接下来的日子
很辽阔
202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