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张江路
文/张喜魁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1963年3月的题词。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出租车司机张江路学雷锋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留下了好口碑。
我的童年伙伴张江路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与我是邻居,从小到大我都了解他,“论条件买车是借的钱,论身份是个普通群众,他不图钱、不图名救了一位生命垂危的乘客,”他的这种精神至今传为佳话,值得大家传颂、赞扬、学习。
干出租车这个行当不容易,是个辛苦的活。什么样的顾客都会遇到过,“南来北往的,老弱病残的,就医看病的,喝醉酒的,聚众斗殴的。有少给钱的,还有撒赖不给钱的,车上呕吐的,丢东西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有。”
出租车司机没个好脾气,善变的能力,宽大的胸怀,能忍的大度,干不了出租车这个行业。张师傅说:有一次在医院拉了一个正在输液的人,结果送到家里才发现是个死人,顾客用输液是制造假象。你说晦气不晦气,心里压着火给顾客说:啥也不说了,你给我拿挂鞭炮吧,冲冲邪气!一般都忌讳拉死人。
二十一世纪初,私家车少,联系业务大多需要用出租车。张江路出租车在村里首当其冲,“车站,医院,长短途,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特别是晚上,干了一天的活再劳累只要有人找立即走车,半夜三更向医院送病人,送产妇。大家称赞他“性格温和,收费合理,讲信用,从不因为给钱多少与顾客绊口角。”
张江路是邢台长征汽车厂一名下岗职工,与工友们和睦相处,大家有难必帮、从不推诿,具有很好的人缘。
下岗后,家庭生活一度陷入拮据,再谋什么样的职业,一直困扰着他。皮毛加工是我村的支柱产业,但受资金、技术、场地、孩子小、家属帮不了什么忙等条件的局限,最后选择了出租车这个行业。至今他辛辛苦苦、风风雨雨,这一干已20多年了。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张江路象往常一样到市里跑活,沿滨江路向北过七里河大桥段,看到前边有两辆出租车先后被一乘客拦截,但停车后没拉人随即都走了。当张江路出租车闪过乘客一段距离时,心里想这个人肯定遇到了什么难事了,他调转车头直奔那个拦截出租车的乘客。走近一看,一辆红色夏利车翻在沟里,人在路上满脸是血,耳朵快掉下来了、手臂不能动,正在奄奄一息的绝望之中,他二话没说忙招呼:“同志、同志,你醒醒!赶紧上车我送你到医院去。”
在急速的汽笛声中,仅用不到10分钟时间就到了邢台市第三医院,张江路急忙下车,挂急诊治疗。由于乘客耳朵和肋骨碰伤严重,三院又不是耳、鼻、喉专科,简单包扎后医生建议到邢台市眼科医院治疗。张江路又马上把乘客送到眼科医院,忙前跑后挂号、看医生、都是他出的钱。待乘客情况稳定后,张江路用乘客的手机联系到了他的家人,而后默默地离开。
事后就象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连给他家人也没说过这事,照常每天早出晚归。后来听伤者说:由于伤情严重又转到了邢台人民医院,医生说:“再迟一会儿命就没有了,光在医院就住了半年之久。”
当这位乘客清醒后,心里-直装着这位救人不留名的出租车司机,是他给了第二次生命,“他叫什么?是哪里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当面感谢人家呢?一直在他心里纠结着这件心事。”
乘客母亲知道儿子受伤的来龙去脉后,含着泪动情的给儿子说:“儿啊,世上还有这等好人,你一定要找到这位救你命的恩人,好好的感谢感谢人家。”
因为当时,乘客疼痛难忍,神智不清,没有问出租车司机师傅叫什么?等他的家人来了后才有人问了句,司机师傅你是哪里人?张师傅说:北留的。北留(流)有两个村(一个东北流,一个西北留)习惯简称叫北留(流)村,究竟是哪个北留村里的人,不得详知。
记得,曾经有一个人喝醉了酒想打的回家,说到北留,结果出租车司机把他送到东北流村,两个村相距20余华里,闹出了个大笑话。这次伤者与家里人为找到出租车司机,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就因为村同名,先到“东北流村”找了个遍没找到人,后在“西北留村”又费尽了一番周折。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了张师傅。
西北留村有4000多人口,开出租车的有好几个人,又不知道名字,要想找到不容易。正好伤者的伙计有两个战友是西北留村的,就托咐他俩一定要帮忙找到这个救命恩人。战友李某某失望的告诉战友说没这个人。另一个战友张米祥因在外工作,对村里居住人员不太熟悉,加上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也在外工作与村里人接触少,俩人年龄相差得多,又不在一个片区居住,寻找难度很大。数月后,张米祥经过多方面打听,终于得知了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俩人论辈分是叔侄关系。张米祥把情况一说,司机张师傅说:“有这回事、这没啥,我早忘了这件事了,平时医院送人、帮助挂号,看医生是常事,这不足为奇,再说也是出租车司机应该做的。” 张师傅言语不多,“这没啥,帮助病人看医生是常事,这不足为奇。”多么朴实的话呀,让人听了就十分的感动。听着,好像他开的不是个体出租车而是公家救护车一样。他没干出租车前曾在市三院门口当过门卫,就经常帮助他人,有了出租车后,多在市三院门口等活。他接触的病人和困难人群多了,心中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放在了第一位。”也成了一种职业习惯。
张米祥激动地赶紧给他的战友报喜:“人找到了,找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却近在眼前,原来是俺张家一个老侄子。”哈哈!
张米祥向出租车张师傅介绍了受伤人的个人基本情况,高兴的开玩笑说:“你小子做了桩大善事,救了个财神爷,他是北俎村的个体企业大老板。”
次日,伤者吕老板与全家人带着丰厚的礼品,亲自登门来感谢!中午张师傅还盛情设宴招待了吕老板一家人。后来张师傅被吕老板请到北爼村做客,在吕老板母亲的倡导下,让俩人结拜成了义兄弟,从此两家成了礼尚往来的亲戚……
有些出租车司机,昧着良心拒载受难乘客,借机抬高出租车费,拾到顾客丢在车上的物品、占为己有,不讲文明道德。张江路始终奉行“服务至上、礼貌待客、文明驾驶、合理收费、不欺行霸市”百姓认可的座右铭。
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文明服务窗口,是道路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争创文明城市,作为出租车驾驶员,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应该努力像张江路师傅一样,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争创新时代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作者简介】张喜魁,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西北留村原党总支书记,村级顾问。服务家乡,热爱家乡,对家乡有浓厚的感情,每每巡视这片热土,都能激发心中的那抹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