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山村女教师
文/张跃芹
董勇的老婆又生了个儿子。这是第二个儿子了。自从老二出世,他老婆就愁眉苦脸的没笑过一次,甚至愁的有些连饭都吃不下了。
董勇用他那双在工地干活的手在厨房擀了一碗面。又笨拙的在锅里煮了两个荷包蛋,在刚出锅的面条上撒上芝麻盐,浇上刚炸出来的花椒油。董勇把面条递到老婆玉秀的手里,低声细语的说,把面条吃了,你就去学校上班,我在家照顾儿子。若不是因为休产假,她此时应该在教室里带着同学们颂读《吃水不忘挖井人》。
由于疫情加上开学又晚,她班的几个留守儿童让她很是挂念。这几个娃平时和爷爷奶奶在家,老人们大都使用的是老人机,所以这几个留守儿童没法上网课。尤其是她班最调皮的朱辉,除了听玉秀的话,平时连爷爷奶奶的话都不听。自从玉秀请了产假,成绩一落千丈,作业更是没按时交过一次。朱辉的奶奶隔三差五的就给玉秀打电话,询问玉秀什么时候上班。眼看就进入七月份了,孩子们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玉秀一心想着把她们班的那几名留守儿童落下的课给补上。
玉秀皱着眉说,要不把老二送我娘家去吧!咱家这生活条件养这两个娃实在是难为你了。你每天要去工地干活,哪有时间照顾老二。董勇傻笑着摇摇头说:“哪能给咱妈添麻烦呢?”
转眼之间玉秀的产假到期了,看着嗷嗷待哺的儿子,再想想她班上的学生。真是难为王老师了,除了自己的班还一天到晚帮着代课。她下定决心要背着娃去学校,她家到学校要翻过一座大山,这对她来说倒不是多难,问题是到了学校,谁来帮她看着娃呀?
她用红布缝制了一个睡袋,把孩子捆绑到背上。她在家拿出书,把客厅当成教室,先试一下是否能背着儿子上课。这娃好像懂得他娘的心思,一声不吭的躺在她娘的“摇篮”里呼呼大睡。
玉秀拨通了董勇的电话,说:“我今天去学校报到。”还没等董勇反应过来,玉秀就挂了电话,背着儿子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和孩子的尿布,开始走向通往学校的那条山路。
虽说玉秀是在大山里长大的,可是这次是剖腹产不久身体还比较虚弱。爬起山路还是比较吃力,爬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她用褂子衣角擦了脖子上的汗,解下背上的孩子,坐在石头上给孩子喂了几口奶,又继续上路了!
眼看太阳下山了,她背着孩子总算来到了山脚下。为了赶时间,她把已经变硬的馍在水里泡软了,狼吞虎咽匆匆吃完再给孩子喂了几口奶。没舍得休息片刻,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