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是这样炼成的(中篇小说连载之五)
杨浩然.偶然著
五、一个闺女半个儿
这年,宋迷糊家七个闺女中的四个,像起了群的鸽子般呼啦啦飞走了。
大闺女被民兵连长田力拽去当了老婆;二闺女被妇女主任家的儿子勾走;三闺女让书记宋吭儿特批给了东村书记家当了儿媳;四闺女则被村长田忠的儿子勾引到部队上配对去了。家里一下子空了不少。
四个亲家都不是善茬儿,宋迷糊谁都不敢惹。山音子虽说胆大包天,但在亲家面前也篦了翅子。
四个女婿倒也体面,家庭条件都不错。唯一让老两口犯憋的是,四个革命家庭都倡导喜事新办,不出血。每家才赏了十元见面礼,连招待女婿都不够,办公事上哪弄钱?办桌公事,可不少花。
困难不可怕,就怕没点子。两口子搜肠刮肚想了好多点子,都不灵。就把栏里的猪、房前屋后的树卖了,才免强治办了些嫁妆,把闺女们打发走了。
可一歪过年,老宋家就吃不消了。四个闺女竞相生起了娃,直接把孩生日、娘满月的剧情推向了高潮!是问,哪出戏不得道具、不得登场啊。
好戏连台,忙坏了臭子。今天是座上宾,明天成国舅爷,大吃大喝,没完没了。座上宾,风光无限!为外甥的胎毛动剪,特权!
风光是风光,特权归特权,别掏钱啊。一掏钱,臭子就噜嘟脸。虽然那钱是娘给的,但他知道那些钱是娘借的,其中就有狗剩家的。
其实,狗剩家也好不到哪里去。自从他娘为他生了一弟一妹后,这个头生子就完全彻底的变作小保姆了。天天抱着弟弟妹妹晃悠,晃悠得他浑身散架。他爷怕挣不足工分拿口粮钱,便把木匠活儿扔了。他娘则多喂了头小猪挣工分,分挣不多,饭量却大,能顶臭子仨。
家庭状况的大起大落,迫使臭子温顺了不少,不再要求开小灶了。他娘看着心疼,偶尔也煎一次蛋、下一缕儿面,他也会和七姐分着吃。
五姐和六姐上坡挣工分累,没空儿挖野菜,他便帮七姐一起挖。挖得他娘心酸掉泪。
一晃,到了上学的年龄。上级规定,凡适龄儿童,一律入学,入学率要达100%。这下好了,七至十五岁的孩子,被一鞭子抽进了一年级。
在班里,臭子、狗剩和七姐年龄最小,狗剩和七姐的个子又矮,常被同学欺。每当这时,臭子便出手相救。别看他年龄小,拳头可不小。那些面黄饥瘦、风摆杨柳的麻杆子都怯他三分。
换上粗茶淡饭后,臭子的饭量不但没减,反而长了。糠菜、粗粮拉肠子、撑胃。越撑越大,越大越能吃,越吃越不饱。
为了省粮,他想了个办法。晚上不是活动量小吗?他就用菜汤泡煎饼。汤汤水水一下肚,也能软饱。可早晨、中午不行。白天活动量大,汤水易泻,一泡尿撒完又饿。没办法儿,便往兜里揣地瓜。一饿,就啃两口。
狗剩知道臭子挨饿,上学时也带俩地瓜。自己吃一个,另一个给臭子。
事实上,臭子根本不用挨饿,家里也不是真缺吃。即使缺吃,也不可能难为他的肚皮。虽说四个姐出了嫁,可离得很近,只要去,管吃管喝。可他偏不去,有时甚至恨姐姐们的肚皮。恨那些肚皮鼓得快、泄得快。快得让他家搭上了不少东西。
这样的日子没多久,就有了新转机。姐姐们的日子一安顿下来,就急忙火促的巴结起娘家来。
一个闺女半个儿,好女婿顶个半。一群帮一家,立杆见影儿。
臭子的眉头终于舒开了。爹娘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有了闺女们的接济,日子开始步入正规。特别是那些亲家们,自打被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斗臭后,一个个变得慈眉善目起来。彼此相见,也亲切的管她叫亲家了。山音子心里无比熨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