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春天来了
玉树临风
莫名的,感觉春天让人心疼。一直找不到答案,这么多年。
春天来了多好啊,尤其是春花烂漫满山坡的时候,你会感觉天空都近了,鸟鸣都悦耳了,生活一下子都明媚起来。
那一次早春野游,路上忽然发现一满坡的山樱花,粉得那么滋润,悦目。明亮亮的,泛着光,沁着香。远望一片粉色的花海,给山穿上了粉色的衣裙,静也华美,动也妖娆。不敢太长时间的直视,会眼花缭乱,心花怒放。你根本说不清是怎样一种粉。如果粉可以分成许多色系的话,它应该是最适宜的那一种。静美而不奢华,太奢靡的东西容易让人堕落,即使堕落在春光里也不好。妖娆而不张扬,太张扬的东西容易毁灭,即使是璀璨的毁灭也不好。你就觉得那花海溪一样流进你的心里,涤荡你的灵魂,驱除你的阴郁,轻盈你的思想。或许那一刻你觉得,人生有过这样一次美的邂逅足矣。我尤其喜欢那隐约而婀娜着的香味,像云像雾又像风。闭了眼,想到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也是这样的春天,他们行走在樱花树下,她不敢看他的脸,他一直注视她的眼。他就要去远方参军了,也许三年,也许三十年,未来多么缥缈啊,像这缥缈的樱花。尽管他承诺,等着我,我一定回来。可是,这漫长的不可确定的情感真的能等吗?第一次走到了情感抉择的路口。
你还是轻轻松松地当兵吧!她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被闭塞的风景禁锢。一切都交给时间就好。她眼角滑下泪,樱花瓣一样。
尽管他极力表白:我们一定会在一起的,只要你等。等我,一定会回来。
她摇摇手,又点点头,隐没在樱花树里。她是他最美的樱花。那年春天,他悲喜交加。
可是后来,她每年春天都会来樱花树下,起初读他的信,后来读他的短信,再后来,没了音信。她就看着漫山的樱花浅笑,释然。早已注定的结局,也是伤悲。
再后来他领了妻和她会面在樱花树下,但他还是觉得她是最美的樱花。而她也得体的知进退,懂祝福。那以后,她再不去樱花树下,她把他和她的美好埋在了那年的樱花树下。这情感如一场樱花的盛开,美好而短暂,凋了,散了,人生还会有更好的花开吗?
也是这样的樱花季节,她朦胧的记忆一直朦胧地凄美。
娘走了。她还没和娘做够游戏,娘说要看她长成樱花一样的大姑娘,飞跑在樱树丛林。可是她才三周岁啊!在最需要娘的时候,娘走了。娘去了哪里啊!她要把她找回来。姑姑告诉她娘就在樱树林里。她去了,小小的土包能埋下大个子的娘吗?她想喊娘回去,可是,为什么娘一直不吭声,娘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于是,每年樱花开的时候去喊娘,娘喜欢樱花开,或许就听见了吧!在她的心里,娘就是最美的樱花。对,谁也比不上。娘会绣最美的樱花,门帘上,扇单上,枕头上,娘的生活里处处樱花。似乎家里全是娘绣的樱花的美。娘的举动也美,七十年代初就想到了卖绣品补贴家用,娘的绣品远近闻名。这些都是后来姑姑告诉她的,她信。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娘是樱花神,最漂亮的神。那些花瓣啊,就是娘在天堂看向她的眼睛。樱花年年开,娘就一直在。
不觉得睁开眼,把自己拉回现实。我想要到樱花深处去。仔细地端详每一朵樱花,人面一样,粉嫩娇羞,多像她的他,她的娘的笑容。每一片花瓣都润泽而光亮,透着无限的活力。每一根花蕊都茁壮而笔直,透着坚强。我要让花儿贴近我的脸,真好,温存而柔软。就像她于他曾经的相拥,就像她与娘暖暖得贴脸。那花香可以吮吸也可以品味,可以弥留也可以散去。就像那回忆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这闹腾腾的花开,多像这闹腾腾的人生,来过又远走,不回头。蓦的,我好像幡然醒悟了,为什么我心疼春天了。一季的花开花落,明年还会再来,可是那在花开里走失的人呢,明年还会来吗?为什么在那么好的季节里走失了呢?无法见,不能见,只回忆,在心间。实际上,他们也会回来的,沿着沁香的记忆,沿着纯真的情意,回到一棵树一朵花一缕香里。没有人可以陪我们走完一生的路,能陪一段也是天意和幸运,我们之所以心疼,是因为我们怜惜,我们想一直生活在回忆里。可是我们终归要往前走,遇见新的人,留下新的回忆,看见新的花开,就让那眼泪和花开成为一枚琥珀吧,定格在那年的樱花盛开。
又见春天来,又见樱花开,又见花香溢,停驻默无语,心有贵人栖。人生若只如回忆,几分释然几分喜。
罢罢罢,都随樱花去。

2,春天来了
张艳辉
今年的春天,我的感知从夜开始,睡眠犹如被冻僵的种子,不在借着春光吐芽,充满勃勃生机。它就像被斩断翅膀的鸟儿一样,总是飞着飞着在半途冷不丁地摔到地面,空惹了满眼的疲惫。
今年的潜意识总是打开一些记忆的闸门,任快乐的过往在大脑里无限循环驰骋。好似娃们纯洁的心灵,任风儿载着她们的希望,载着她们的梦想一路驶向诗和远方。
无眠的夜,耳朵是我前行的得力助手。它帮我辨别夜的话,用心去触摸它的灵魂。渐渐地,失眠也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起初,我听见风迈着沉重的步伐从远处走来,映在窗棂上的月光在回应。渐渐地风收起它那暴脾气的性子,不再频繁拜访夜,极个别调皮捣蛋地打一声招呼就跑得无影无踪。
一天,我听见它迈着轻盈的步伐溜进我的小院,抚摸着窗外那棵杨柳轻叩我的窗扉,那一刻,我知道,春天来了。
窗缝里挤进来的这个消息在我心底碰撞。我的梦即将和生气勃勃的景色辉映。夜,不再漫长。
这时,树木还是光秃秃地矗立着,风依旧冷飕飕的,每天上班的路上,风一如既往地往衣领里钻,穿透皮肤,清爽的感觉在全身窜动,尽管现在仍有些春寒料峭,然而整个校园却躁动欢腾起来,让娃们情不自禁敞开心扉迎接它、拥抱它。
开学初忙碌的步伐,今天总算得以喘息。课下发现娃们仰着稚嫩的小脸,蹲在教室门前大棚旁目不转睛时,我才发现有一棵小草顽皮地从地缝探出头来,柔弱的身躯在微风中摇摆,并好奇瞅着娃们。此刻,小草低垂着头将春天打包传递给这些天真无邪的娃们,勃勃生机,透着光彩夺目的希望。
回到教室,风也偷偷地溜了进来,娃们的头发被风撩起,桌子上的书本被风吹响。春天来到教室,带来了活力,赶跑了瞌睡,带娃们踏进知识的大门,步入知识的海洋。娃们的世界是有趣的,她们在学了《稚子弄冰》后,忙着研究什么是“噶”?什么是“嘎拉哈”等等。以及这些玩具如何玩?娃们用她们小小的好奇心去探索父辈儿时的趣事。
“我带你们去探寻。”似乎成了老师习以为常的一句口头禅,不管一天工作有多忙多累,只要娃们说一句,老师便欣然带她们去寻、去探,因为娃们眼里永远透着光望向远方。
春天悄悄地来了,它并不是文章里所写的姹紫嫣红。枝上的一点新绿、叶间的一朵花苞、林间的一缕微风来告诉娃们——我来了。
今天当我再一次漫步在校园的甬路,两旁的树都充满了绿意,极其认真,此刻我已被春的气息陶醉。
一路走来,我还是会嬉戏于春天的美丽,但最初的那份惊喜却在渐渐消失,再也不会惊呼出声。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知道,这颗沉睡的种子已在心间苏醒,只待在心中长成一个枝繁叶茂的春天!

3,春天来了
于国栋
四季更迭,日夜交替,这些都是寻常的自然规律,然而,每每冬去春来总会给人不寻常的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对春风的真实写照,是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在脸上,暖暖的,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伸伸懒腰,晒晒太阳,不失也是种享受。
北方的春天习惯性的姗姗来迟,用“春寒料峭”来形容早春是再恰当不过的。远处,奶奶正拉雪地里的小孙子,小孙子玩性正浓,意犹未尽,末了,团了个雪球,装在兜兜里,不情愿的被拽出来,猛然间,脑海间涌现出朱自清《春》里的画面:打几个滚,踢几脚球。此时,心里真的有这样的冲动,四顾周围的人儿,还是矜持了一回,把幼稚的小火苗生生地给摁了下去。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北方的山区没有什么江,只有可怜巴巴的少许小溪,鸭子倒不稀缺,看得出,它们是那么的的喜欢春天,三五成群在冰雪融水中啄食,虽然里面什么都不会有,它们却很执着,也许在温习或巩固着捕鱼的游戏。不远处,一群从养殖场草料库飞出的麻雀栖息在一棵光秃秃的杨树上,叽叽喳喳,似乎在说着各自春的愿望。喜鹊时不时的秀着登高枝的绝技,枝条在脚下弯着、颤着,它在枝头喜庆的叫着,为春天忘情的歌唱着。
杨柳岸,伊人牵衣,最是不舍。春天的柳枝像水一样温柔,条条都洋溢着浓情蜜意。新婚不久的一对小夫妻在村头柳下道别,丈夫就要登上远行的客车,去戍边卫国,妻子则要在家侍奉双亲,留守家园,没有这春风十里情意绵绵。哪有那衣锦还乡花好月圆。冰消雪化正当时,一条条小溪渐次欢腾起来,哗啦啦的流向远方,我知道,它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奔流到海,没有这涓涓溪流,就不可能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每一朵浪花,都汇聚着溪水艰苦跋涉晶莹剔透幸福的泪珠。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定目标的季节,春天是定航向的季节,把握住春天,向梦想出发。大地回春,土地变得有些松软起来,向阳处偶见少许的青草冒冒失失地从土里钻出来,被眼尖的羔羊啃了个精光。暖房里不安分的虫儿们从巢穴里爬进爬出,在活动着躯体。农人们把一车车农家肥运送到田里,一堆堆的,排成整齐的长龙。有些农民,把积雪融水直接引进田里,搞了一次痛快淋漓的春汇。贩卖种子、化肥的车辆在村落间频繁的进出,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农人们仔细地挑选,估算着性价比,争取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为春播生产做好准备。
感受春风,沐浴暖阳,三五老友,彼此相约,放飞纸鸢,乐享美好的老年时光。年青一代,换上轻装,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好时光,乘着党的“二十大”大好春风,正赶上中国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奋力拼搏,怎对得起我们的青春年少?强国有我,为生命的春天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