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纪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学习”题词60周年,在今天“学习雷锋日”之际,特写【永恒的精神 永远的榜样】一文,以传正能量,共承雷锋精神,再学雷锋榜样。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高尚品行和模范事迹而闻名,并以雷锋精神影响了后世一代代中国人。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一、【人物简介】
雷锋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解放后,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感激之情,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雷锋日记”真实记录了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他始终以“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冲到最前面。他乐于助人,关心同志,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外地,只要遇到别人有困难,他都尽全力帮助。“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当年传为美谈。他生活俭朴,把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基本都捐寄给受灾群众和需要帮助的战友。
1960年11月8日,运输连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申请,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1960年11月9日,工兵团党委在党委书记、政委韩万金主持下,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0年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决定。
1960年11月27日,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模范共青团员”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960年12月1日,雷锋日记(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15篇)在沈阳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这个月,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1年2月3日,应邀到海城驻军作忆苦思甜报告,与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董存瑞战友)亲切交谈。
从雷锋身上体现出了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共产主义高尚品德。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7月27日,接到抚顺市人民委员会通知书。
1961年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
1962年春节,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在此前后,雷锋又在《前进报》发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著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电线杆,这根电线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
1963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主要荣誉】
1、1957年 望城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2、1957年 望城县治沩工程治伪模范;
3、1958年10月一196 3次被评为先进工0年1月 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4、1960年7月12日 被授予上等兵军衔;
5、1960年10月1日7343部队颁发的奖状,上写“雷锋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业经批准记二等功一次,特颁布发奖状以资奖励;
三、【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的创作前后】
就在发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题词当天上午即1963年3月5日,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政委王引龙召集全体同志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并说下午天安门有活动,全团要去参加宣传。当时在创作组的生茂和吴洪源也在和战友们一起学习。会上,有人提议说:”我们是文工团,下午参加活动的时候应该拿出一首歌来唱。“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歌队队长、曲作家生茂和词作家吴洪源。生茂便义不容辞地对吴洪源说:“你写词快,写个歌词吧,午饭前一定要交给我!”吴洪源心领神会,高兴地说:“行啊,我马上干!
吴洪源接下任务时已经是上午十点了,而下午两点他们就要上街宣传,时间很紧迫。吴洪源立即找出了《雷锋日记》和当时所有刊载雷锋事迹的报纸、资料反复翻阅、学习,他决定抓住“好榜样”三个字来做文章。
有了主题,吴洪源一气呵成,用了两个小时就写出了歌词内容。生茂拿到歌词,马上仔细研读起来,边谱边唱,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作。
歌曲创作完成后,生茂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头到尾又唱了两遍,觉得可以了,才赶紧叫一位歌队队员把它抄在食堂门前的黑板上,一是好让吃完饭的歌队队员试唱;二是好请大家赶快提意贝、大家唱了几遍感觉很好,都连声说好,并以该曲歌词的头作为歌名。
该曲要在下午首演,合唱队简单练了几次就匆忙出发上街宣传了,为了赶时间,合唱队队员们直接手抄歌词,抄完后,正好也到了出发的时间。当时战友文工团驻地在北京城内平安里1号院,合唱队坐上汽车往天安门去,一路上还在熟悉这首歌的词谱。
该曲表演后大受欢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都发表了这首歌曲。同年10月,该曲词曲在《解放军歌曲》上发表。接着,战友文工团首唱的录音在中央及各地广播电台播放。
四、【歌曲鉴赏 社会影响】
1、歌曲鉴赏
《学习雷锋好榜样》曲调纯朴简练,鲜明生动,成为雷锋精神的写照。曲作者采用了齐唱歌曲的形式来谱曲,把歌曲写得鲜明、简捷、易学、易唱。歌曲没有复杂的情感变化,音乐形象单一、集中。这首歌曲没有简单地喊高音,加强音乐力度等方法来渲染歌唱雷锋时的激昂情绪,而是强调亲切的情感;歌曲把坚定、明快、刚健的曲调和浓郁的抒情气质结合起来,旋律在粗壮之中透露出一种淳朴的美。
2、社会影响
推出后受到广泛欢迎,一度深入城镇农村、千家万户,在中国迅速流传开来,几乎全国都在唱该曲110。在每年的三月五日雷锋日,全国各地举办的活动中,该曲也成为主题曲,并久唱不衰至今,仍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鼓舞!
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