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泽宏《行担外传》
一一六夫随笔录
文/周天明
捧着张泽宏兄的新作《行担外传》,化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第一感觉“厚”“重”“精”“妙”四个字。
“厚”指书本厚,底料厚。29万多字387页,出自行担亲历者之手,抖的都是真材实料,生猛海鲜;加上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其幽默的文字笔调,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的故事情节,构成趣味横生、引人入胜的文学迷宫,使人欲罢不能。
六夫与泽宏兄是同时代的人,虽然年龄略差一二,出生天壤之别,可有着相似的经历和遭遇。那些失学游荡,捕鱼挎鳜,上山下溪如出一辙,只是六夫窝居在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泽宏兄出生在县城。想当年,六夫每每从邻家窗下经过听他们回家时数钱的声音,以及到生产队劳动听出门人的奇闻异事,都会在心头留下烙印。偶尔一次出门学艺,中途夭折,却给六夫对当年的行担盛景和坎坷窥得一斑。随着时代变迁,那些久违了的事物像放电影似地不断浮现于脑海之间,常有捉笔把弄的冲动,但碍于积累不济,功底不逮,惟余怅然而已。
泽宏兄的《行担外传》不期而至,他的很多精彩篇章和抖料,例如写古城大话,市井调侃,江河搏浪,火车奇遇,山路夜行,作场斗法,神秘宝盒,半截铁墩,以及抖料出的刻芟剑的技法,治蛇伤的秘方,打铁器的技巧,銎风箱的工艺,甚至扛赌的套路,行窃的门道,格斗的绝招等等,无不象三维动画一样清晰展示,其中用祖冲之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巧记法破解密码箱令人拍案叫绝,适逢其时地填补了六夫的知识空白,也找回他们这代人久违的记忆,此情不谓不厚。
“重”指份量重,意义重。一楔四篇一后传,四十多个章节,巧句星罗,趣闻棋布,铺设有致,手法叠出,高潮迭起,前后呼应,深得文体其要。
纵观全传,从楔子用宏大背景铺张,以油漆担,铜壶担,锅炉担,打铁担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用顺叙倒叙插叙轮番逐次展示当年包括打铜、修锁、补铜壶、补面盆、刻芟剑、磨剪刀、打铁、打镴、打金、打银、钉秤、修地磅、镶牙、染布、油漆、泥水、做木等各行各业。写人呼之欲出,描景绘声绘色,抒情百感交集,言志高屋建瓴,析理广证博引。时代特征的叙述牵动人心,行业秘籍的解密引动眼球,大量的典故和方言运用,也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耐读性和趣味性。
更为可贵的是,主人公周中翰的塑造非常成功。他与命运抗争,入浊流而自强自净,见义利而择善择德,当行担中遇到被蛇伤的儿童,他冒着被埋怨的风险施予救援;当碰到神秘宝盒,他冒着被埋汰的风险智破谜津;当遭遇豪强欺男霸女,他冒着被杀身的危险巧化恩怨。桩桩件件,峰回路转,不仅在险恶江湖中站稳脚跟,赢得尊重,赢得爱情,而且为某些被污名化了的“康宅罗”恢复正名,也为今日繁荣昌盛的永康经济铺垫了健康的注脚。至此,后传行担魂有了安心落肚的归处,也有了对未来更深更多的思考和展望,此义不谓不重。
“精”指技法精,艺术精。整个作品看似零散,实为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就象油漆担中描写的砂面,披灰,调漆,上漆,描画,贴金,道道工序,精雕细琢。又象锅炉担中所描写的锅炉老师备材料,白粘土要三堆,黑炭末要三筛,砸稻草要三细,塑模具要三无,烊铁水要三到,每个环节做到万无一失。这种严谨的工匠精神运用到文字中做到炉火纯青,通读全篇,酣畅淋漓,并无违和感。
张泽宏叙述的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年代,那个年代离现在已远去近半个世纪,50岁以下的人不曾经历,你不管怎么写都可能信以为真,但当年的人现大多数还健在,如果不贴近事实,难以唤起认同。张泽宏以丰富的生活积累,厚实的文学素养,睿智的思维头脑,用朴实无华、妙趣横生的笔调娓娓道来,不管是写世事沧桑中的喜怒哀乐,还是写天地风雨间的兴荣衰竭,抑或是写盲眼忠的绝活、发小的形态、大舅的本份、二舅的流俗、应金传的侠气、老宽哥的宽性、老甘的猥琐、无粮仓的刁钻,无不入木三分,活灵活现,生动反映社会特征、人间万象,此笔不谓不精。
“妙”指构思妙,意境妙。作为一个草根写手,首选不能脱离脚下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不能欺宗忘祖。看眼下有些作品脱不了诉苦的窠臼,特别写那个年代的作品,多以打悲情牌博取眼球,缺了一种士子担当的情怀。《行担外传》巧妙地处理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苦难与成功的关系,聪明与规则的关系,谋生与道义的关系,潮流与传统的关系,爱情与金钱的关系。在写家庭不幸,个人遭遇,社会不公,利益诱惑,世间倾轧,人性丑陋等敏感问题上理性解读,条分缕析,坚守底线,引人向善,没有单纯为写作而写作,为记忆而记忆,为娱乐而娱乐,充满了智慧和远识。
由于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那个年代确实存在农民生活困难,出门人耍奸使滑,时局刮红色风暴等情况。作品在这些问题上点到为止,而把大量笔墨用到描述底层人顽强拼搏,吃苦耐劳,机智勇敢,帮弱解困,不畏牺牲,伸张正义的大道天理上去,浓墨重彩地塑造以周中翰为代表的一大群手艺人的正面形象。即便写反面角色,也仅为衬托正派的永恒性与反派的可教育转化性。这种写法在主人公在华桥为解救依艳父亲出赌局,从而得罪郎强一家,遭到追杀,主人公以德报怨,反去抢救落水的郎强儿子,从而化解恩怨最为突出。无粮仓极尽无耻,但迎合社会浊流,呼风唤雨,坐拥财富江山,可仍免不了“魔藤鬼窠”的冲击,结局中携巨资移民美国,扔下儿媳满屁股欠账不管不顾。即便如此,周中翰还是顾全大局,让已接班的儿子伸出援手,帮对头的家族免遭破产。从中看出作者的用心何其良苦,一切的一切都是唤醒人们,人类本共处于一条船上,狂风暴雨中没有可逃脱的幸运者,只有同舟共济,方能走得更远,此喻不谓不妙。
当“滥殇”充斥社会时,伤痕文学横行,花边娱乐肆虐,眼泪使人迷失方向,金钱成为唯一目标。《行担外传》的问世使人眼睛一亮,他用大视野、深思考解读社会,解读人生,解读价值,解读苦难,解读因果,解读过去和未来,确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好作品。
写于2018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