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前言(顾维滨)
总裁:玫瑰(沈春丽)
主编:珊珊(张勇)
编辑:张秘(情诗王子)

《春风不度玉门关》/前言
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这是大自然赋予万物的生灵,春宵一刻又迎来了一个春天的到来,一到了春天这个季节,人们自然而然的就迎来了春风拂面,所以,春风如贵言,一到便繁华。

那么有没有春风刮不到的地方呢?你还真别说当然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所写的《凉洲词》,那么春风为什么不度玉门关呢?出生在春天的风可不简单,做为一年伊始的领头风,一出场就帅气,格调也较高,要带好后面的风小弟,那么做为风大哥的典范是什么呢,先说一下春风的别称,春风又称之为;东风、阳风、惠风、和风等,所以说风大哥的主要性不是孤独与任性,而是带出这些别称风小弟的典范。
春风常常用“东风”来指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实每个季节都有特定的指代,春天是东风,夏天是南风,秋天是西风,冬天是北风。形成这种风向是由季节而决定的,这是自然界所设定的特有规律,也是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所受季风气候所致的。从版图上看咱们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所以大陆性季风气候就很显著,春夏时高气压中心是在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而秋冬时是高气压中心,是在亚欧大陆的蒙古及西伯利亚生成。风是从高压地区向低压地区吹的,所以我们掰着指头算一算,什么季节吹什么风。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因为玉门关它高大雄伟,春风难以度过玉门关,因为什么呢,是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所致吗,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玉门关它究竟在哪里……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是;敦煌、酒泉、張掖和武威,两关是阳关和玉门关,因为西域的玉石由此而输入,故而得名玉门关,地理位置就在嘉峪关的石关峡。后来因为是战略需要,玉门关又西迁至了敦煌一带,到了东汉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4年左右,玉门关又东迁至瓜洲一带,后一直延续到唐代:。
五代宋初,玉门关做为归义军还有回鹘的分界,又重新迁回了嘉裕关的石关峡。一直到公元的1036年,就是北宋仁宗的景祐三年,西夏占领了河西走廊,玉门关销声匿迹了,虽然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玉门关,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有高大的连绵山脉,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大陆性气候也显著,西部有帕米尔高原,它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我们刚刚说的春风,实际上还沾有夏季风的成份,就来自于温暖湿润的海洋。而夏季风势力比较弱,能被夏季风影响的地区,被称之为季风区,反之则是非季风区,综上所述;所以说春风很难度过玉门关。
诗中所说的,羌笛何需怨杨柳的杨柳,杨柳指的是曲牌名,当时很流行的一首《折扬柳曲》是用羌笛演奏的,古代将士出征时送行的人都习惯性的折一枝柳枝送给出行人,但在玉门关外是很难做到,所以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没有春风吹拂杨柳是难成青的。其实我们都知道玉门关外早就有杨柳树了,有可能在王之涣创作的这首凉洲词时,玉门关还没有栽种杨柳一说,笔者无从考证。为此第一句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黄沙远上白云间的对比,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就有了考证,首先凉洲到黄河距离很远,站在凉洲是看不到黄河的,但能看到沙尘暴,其次草书的河和沙写起来很像,即使后来有人发现传抄错误,可能也就将错就错了,他们觉得黄河远上白云间,突出了大漠孤烟的凄凉,同时也彰显了这些征战边塞守疆壮士们的一种胸怀,意境上更加美丽和远大了。

这座多变的玉门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始终护祐着这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护祐着中华儿女的福祉,又一次显示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真实写照。
写于公元2023.3.3日于伊春市南越橘庄园
作者:
笔名:前言,姓名:顾维滨,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公务员退休,爱好文学与文字为伍,写有长篇小说《路啊!桥》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伊春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伊春日报》及巜林城晚报》均有散文及诗歌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