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作者:罗援
诵读:李同生
2020年3月8日
三月五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三月五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诞辰纪念日;三月五日,也是法定的“学雷锋纪念日”。而今年(2020年)的三月五日又是一个格外不平凡的日子,今年的三月五日是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关键之日。网上八卦,“大疫始于大雪(去年12月7日),衰于惊蛰(2020年3月5日)”。我从来不信鬼神,而在今年的三月五日,我要特别祈福周总理的在天之灵护佑中华,祈盼雷锋精神光耀华夏。

三月五日在日历上只是一个平凡的符号,但她与周恩来、与雷锋联系起来就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异曲同工,都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如今,初心如故,大爱无垠。在荆楚重镇,在神州大地,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在弘扬和践行着周恩来精神,每一名抗“疫”勇士都是当代的活雷锋。

你看,九千万共产党员逆风而上,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全心为民。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上甘岭,今天抗疫,明天抗敌,有共产党员在,谁能跨越!说什么人民战争已经过时了?放眼看去,共产党的看家本领并没有丢。一位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张文宏在生死一线高呼:“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我也上”。有这样的党员,有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瘟疫?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你看,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陈薇、乔杰、张伯礼、仝小林、黄璐琦等等这些战斗在一线的科学家,太多了太多了,我真不舍得把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落下,我是在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在一个一个读着他们的名字,他们既是院士又是战士,他们更是我们的恩人,是我们的救星。当你看着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火车餐桌上疲惫地打盹的镜头,当你看着73岁的李兰娟院士脱下防护服,脸上露出清晰可见的压痕的时候,谁人能不落泪?难道我们在他们身上没有看见雷锋的身 影吗?

你看,那些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的医务人员,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口罩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瘢痕,一天只有一顿盒饭,一个晌午只有片刻小憩,和衣而坐席地而睡,含泪翘望咫尺天涯的儿女,让我们看着眼酸心痛,但他们就像雷锋赞扬的螺丝钉一样,紧紧地钉在命运的咽喉,护卫着生命。他们太了不起了,那些纤细的巧手,那些朦胧的双眼,那些满头的银发,那颗赤子之心,拯救了多少生灵,挽救了多少家庭,抢救了多少绝望。他们让我们看见了阳光,看见了希望,认识了什么是白衣天使,什么是雷锋精神。

你看,那一个个志愿者,一个个社区基层干部,一个个快递小哥,一个个的哥司机,一个个保安,一个个无冕之王,他们奔波在风险之路,行走在生死钢丝,独守在恐怖战场,但他们无怨无悔,恪尽职守。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在干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说上一句:“国家有难,咱不奉献谁奉献?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战胜疫情。”话语虽然不多,但暖人心窝,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坚信,好人必有好报,雷锋不求名利,但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些平凡的人,平凡得我们数也数不过来,平凡得我们叫也叫不出来他们的名字,他们就是最普通的草根百姓,但普通的百姓活出了中国人的样子,他们个顶儿个的都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你看,那些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第一速度,第一质量,第一服务抢占战“疫”制高点,最危险的地方——火神山,最危急的关头——疫情蔓延,最危难的任务——从死神虎口夺人,都有子弟兵的身影。人民群众说:“解放军来了,就有希望了!”这是人民群众对解放军莫大的信任,这是人民群众对解放军最高的褒奖。以命相托啊!难道还有比这更深的鱼水之情吗?为什么当年毛主席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大疫面前,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要打赢人民战争,赢就赢在人民群众和党的关系上,胜就胜在人民群众和军队的关系上。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之后,又发出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解放军和雷锋都是高高飘扬的旗帜,雷锋来自于解放军,解放军各个都是雷锋。在这次抗“疫”中解放军指战员的出色表现,再次证明雷锋精神仍然在发扬光大。

三月五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一天周恩来精神与雷锋精神得到了完美的契合,周恩来总理曾经两次为雷锋题词,第一次题词是:'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第二次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这种雷锋精神在全民抗“疫”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希望三月五号也成为一个历史的拐点,给我们带来历史的契机,人定胜天!正如唐代诗人钱起在《春郊》中所云:“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作者:罗援

著名的军事专家,少将军衔。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军方“鹰派”代表人物。自称为:鹰胆鸽魂,(出版同名著作)是“理性的鹰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主编或与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预测学》、《国际战略论》、《战略学》、《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
朗诵:李同生

有着27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朗诵发烧友。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作品,求德思诚。其朗诵沉静舒展,情感浓重,心随诗意,自然流畅,时而高亢激烈,时而娓娓道来,塑造真切的画面感,用心与听众交流。他坚信朗诵艺术可以让诗飞翔,让灵魂闪光。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副主任、宣传媒介部主任,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