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历史9:
古城6

公元947年耶律倍长子耶律阮,辽世宗继位,追诏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陵曰显陵,加封谥号为文武元皇王。耶律阮为了侍奉父皇耶律倍的陵墓,设置显州,并修建显州城,也就是现在广宁城的鼓楼以北部分,当时为土筑城,东西1500米,南北1000米,鼓楼就是当时的南门。为了给耶律倍守陵,增设行政建制,显州下设三州三县归显州管辖,即:嘉州(也就是窟窿台二十里堡)、康州、辽西州,山东县,奉先县、归义县。奉先县衙署在显州城内。公元926到947年间,辽朝将渤海国分散到辽阳东京的渤海人迁到显州居住。这些渤海人就是靺鞨族,也就是现在北镇起源比较早的满族祖先。这些人在北镇过着农业生产和守陵生活。在北镇很多地方都能找到他们摩崖造像和生活的足迹。
广宁古城在元代末期由于战乱被毁,明朝建国后,改府县制为军卫制,明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以王雄为指挥佥事,开始主持在辽显州土筑城旧址上扩充南半部,重建广宁卫城,并加砌砖墙。以后明朝各代及清乾隆、道光时期曾多次增展,修缮广宁城。清代末期,广宁城因无人管理致使部分墙体倒塌、残毁。1964年国务院下发通知:保护中国的四大古城,其中有云南的丽江,湖北的荆州,陕西的西安,辽宁的北镇。1976年,文革后期,古城墙大部分被毁坏,只有西北部386米保存完好,还有1350米的土筑墙仍在保留。

广宁城平面略显长方形,南宽北窄,南北长2公里,东西最宽处1.6公里,周长7公里。城墙高11.7米,基宽6米,顶宽5米,以条石做基,内石外砖,砌墙以石灰,中填夯土,以三合土铺砖封顶。墙顶外侧女儿墙及垛口。城墙四隅各设一角楼,东南称柔远,西南称望京,西北称瞻秀,东北称镇朔。开有五座城门,东门称永安门,小南门称泰安门,正南门称迎恩门,西门称拱券门,北门称靖远门。各门均为瓮城,内有马道可登城门上、门上建有城楼。城内设有五条主要街道,均呈V形,交会处称什字街,什字街至南门称南大街,至西门称西大街,至北门称北大街,东至北大街称老东街。北大街最长,南北大街为城内主要商业区,南大街最为繁盛。
2006年,古城墙、鼓楼、李成梁石坊同时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投资对西北部386米砖墙进行复修,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

好了,听众朋友,说北镇——北镇古城今天就给您介绍到这里,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