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算盘
文/曾昭立
拨动梁间上下珠,乘除加减显功夫。
百千万亿兆京涧,弯指轻弹太空途。
盈损公正知进退,乾坤朗朗永安图。
人生本是糊涂帐,得失何须算准无。


每当有学会计的新学员第一次来,看到办公桌上的算盘,总会很惊讶地问:“老师,我们还学打算盘吗?”,我说:打算盘不是你们的必修课,如果有人学,我当然会教。

算盘算账,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一生会计工作4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算盘,对算盘有不舍情怀,放在办公室随便拿着试试手,就会有意外的遇见,有很美好的回忆。
那个年代每天播放着最流行张德兰唱的《春光美》,在编辑美篇找背景歌曲突然想起了这首歌,就用它来配乐吧,仿佛置身在曾经的青春岁月里,感觉真好!
算盘已留在我的生命里,曾经与我职业生涯相伴,曾经的匆忙和工作着快乐着,都留在美好的回忆里。


1982年9月,高中毕业的我参加工作,进了钟祥县第二造纸厂,在车间一线做了三个月造纸普工。三个月后,勤奋好学的我因各方面表现优秀,写得一手好字,被当时分管生产的郐正龙副厂长向厂部推荐,从一名普通的生产工人升为厂里的政工员兼统计员。担任政工员期间,我深入车间第一线,收集员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素材,利用黑板报和专栏这块阵地,进行宣传和报道,鼓舞士气,增强企业凝聚力。从员工们观看黑板报欣喜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次绽放,我愈发投入,废寝忘食。那时,我几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真诚地感谢我们的社会、感谢厂领导对我的培养。我有理由心潮澎湃、心花怒放,更有理由一厢情愿地设想着自己美好的将来。我甚至毫不含糊地暗暗自许成为未来的企业家、管理师。
1985年,厂里的老会计要退休,厂领导安排我接替老会计,我当时是极不情愿的,原因有二,其一: 在此之前,我感觉算盘是非常难学的,因为小学阶段虽然学过珠算,那时家里穷没钱买算盘,是按口诀学习的那种,没太学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其二:我当时的工作是厂里的政工员,相当于是做文字工作,从文字转做数字可得从头学。厂领导要求我做到三个一,寄予厚望“打一手好算盘,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曾记得厂领导对我说了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句话:也许做会计会改变你的一生,是你一辈子的饭碗,从此我便开始学打算盘,与会计开始结下人生之缘。
打好算盘是会计人员的看家本事。据说,之前的老会计打算盘的技术十分了得,能“盲打”,只瞄(或只听)数码,不看算盘。只见手指在算盘上飞速拨抓——人称“满把抓”,顷刻打出准确无误的结果。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我刚接手会计,那时没有老师教,也买不到相关的书本教材,只好每天坚持练习三个小时以上的珠算。
在练珠算的过程中,极具挑战性的是心理或者说是心力磨练。练珠算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的烦躁甚至痛苦情绪跑出来,比如因枯燥而厌烦;比如周末同事们去春游,而我却需要练算盘;比如周六的晚上同事去看电影、打羽毛球,我却需要练算盘等等,比如比赛获奖后,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许,要抵御与平衡骄傲的情绪;比如每天进行多次的仿真比赛测试,场场的紧张情绪缓解,以及差错波动的心理纠结处理等等;当然最大烦恼还属于练习过程的高原现象,可能会有几个月的苦练没有任何的进步,此时可能想把算盘砸掉,彻底与算盘解脱关系。总之,练习算盘的过程,伴随着快乐和喜悦,也伴随着烦恼和痛苦,数度的想放弃,又数度的拿起算盘后坚持。
直到有一天,珠算让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每天摆在自己面前的这把算盘,已经不是单纯的计算工具,而是一个伙伴,它时而变成朋友,时而变成敌人,时而让自己兴奋喜悦,时而让自己低沉烦恼。每天的练习,犹如与其格斗,与其角力。当明白了这个道理,发现练算盘不再是练术,而是练道,练习的过程,实际是与自己心魔斗争的过程,要么算盘打倒自己,要么自己战胜算盘。当明白了这个道理,发现练算盘的过程,是自己心力强大的过程。不知不觉中,自己管理情绪和应对诱惑的能力大幅提升,定力变得增强,提升了自己的韧性和耐力,坚持力成为内化了的本领。
现在看来,珠算不但是工具,还具有灵魂和精神,我与珠算格斗的过程,不但是与心魔角力的过程,更是强大心力的过程,这塑造了我的做事能力。
“打算盘,在打得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才练习快。打得不准,速度再快也没有用、等于零蛋!”这句话我牢记并实践。使得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珠算能力也是分级的。珠算定级分普通级和能手级。各分1至6级,6个层次。普通级中普通1级是最高级别,普通6级级别最低的,也是最容易的。最高级别是能手一级。(能到这一级别的,都是大神一级的人物)
刻苦训练数月后,参加全县企业会计珠算比赛,未料获个“珠算竞赛能手(4级)”称号;1989年获钟祥市团委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厂共青团组织和我个人都荣立了三等功。连续几年获得了荆州地区和钟祥县、石牌镇(公社)的先进财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因工作成绩突出,全镇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选拔会计时,我作为第一人选被选中,调动工作时,原单位领导和同事要给我买纪念品;我要求就将那把“旧”算盘给我作纪念。那是一把有年头的老算盘。其穿珠的竹轴已被磨损小半;算珠沉重滑溜,温润发亮。拨打起来得心应手不反弹。后来才知道算珠是紫檀制作的。这把算盘一直陪伴着我。

算盘,具有中国属性。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算盘,利用算盘算账的历史悠久。牢记口诀,拨动珠子,加减乘除,应用自如。数字在算盘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那些堆积如山的资料数据和技术参数,就是靠科研人员用算盘一个一个的打出来的。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我用的这把算盘也一直存藏至今,它不仅见证了我事业路途艰辛坎坷,也记录了我工作生活的苦楚和人生成长经历。
岁月感怀(新韵)
文/曾昭立
岁月轮回弹指间,光阴逝去倍觉惭。
常怀昔日青春影,偶叹如今皱老颜。
学浅理应勤苦练,才疏岂可恨从前。
谦和笃志好心态,助我英姿又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