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曾在这里驻守,
如今我又站在隧道口。
不见了曾经的军营,
哪去了我的战友?

历经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
又把当年施工的小道重走。
抹去脸上的热泪两行,
眺望曾经的山水田畴。
陌生的山光水色,
熟悉的乡音却依然如旧。
留在记忆里的绿皮火车穿山而过。
奔走相告的乡亲,
沸腾了深山斑驳的木屋阁楼!
如今已步入高铁时代,
岁月已把过往抛在身后。
但铁道兵开山架桥的那段经历,
将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那棵老棕树还在山头眺望,
依然举着有力的大手,
是欢迎我的到来,
还是瞭望曾经的战友?

我曾在这里欢歌,
歌声沿汉江顺水漂流;
我曾在这里开山放炮,
炮声阵阵炸落满天星斗。
忘不了拉风扯雨的岁月,
找不回青春年少、
却兵心依旧!
我追思过往,
依旧情牵部队、梦回军营、热泪奔流。
我眺望远山,
依然帐篷散落、炊烟袅袅、军号声声。
来一趟真的不容易,
我得去洞内走一走。
再看一眼曾经的灯火辉煌,
再瞧一瞧那些“避人洞”还有没有?
再舔一舔铁轨上的汗渍,
再看一看洞壁上那斑斑血迹、
是否清晰如就。
排哑炮到底是谁把我扑倒在地?
战友们是否还在掌子面上搏击暗流。
我的老排长是否还是那样年轻,
我的老连长啊,
是否还在那里,指挥战斗?

我得去看看那片回族式的坟茔,
那里埋葬着我的“学兵”小妹,
那里埋葬着我年轻的战友。
我把家乡的老酒摆上祭台,
唤醒他的灵魂一起叙旧
虽然阴阳两隔,
但心却没拉远,
依旧是1.435的距离
永远肩并着肩,
手牵着手,
——不离不弃铁战友!
当年曾在这里驻守,
如今我又站在隧道口,
不见了曾经的军营,
哪去了我的战友……

作者于新柱(铁道兵晓宇),原铁道兵七师三十二团战士,中共党员。热爱文学、文艺,曾有诗歌、散文、故事、快板、快书见于省内各家报刊,朗诵诗《铁道兵》在网络平台有着各种体裁和版本,阅读量达几百万次,并被中铁建作为对新员工进行传统教育的素材。歌词《等您回来把话拉》获河北《燕赵词作家》2019年,年度“十佳”歌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