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结婚流行送《对月帖》。对月贴也叫婚书,古代结婚契约,相当于现在有结婚证,在结婚良辰吉日前一个月同一天,由男方向女方送的婚约文书,一般以男方父亲名义书写,上面内容包括结婚日、接送伴客忌用属相、新娘梳洗打扮及上下轿面向喜神方位、交拜大典时辰、洞房方位等等,由新郎带上贴子及喜钱送到女方,如女方留下,就算定好了完婚日期,如女方不留下,就是表示不同意该完婚,何时完婚,再另行择日。上世纪50年代后,此风渐止。但是,近几年来,此风又盛行不衰。

这几年,我也帮朋友写了不少《对月帖》。近日,朋友相托,让写一个《对月帖》,对于写对月贴,我每次都认真对待。在选纸及书体上要讲究,这次选了一张带龙凤呈祥图案的安徽红宣纸书写,选择书体上最好用楷书或行楷,用繁体书写,增加书写的艺术性,这样很有仪式感和喜感。
遗憾的是,现在的人越来越不重视传统,会写帖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一个村甚至几个村的有一两个真正懂行的就算多了,称得上凤毛麟角。也有的家庭干脆放弃正规的对月帖,由准新郎口头通知就算了事。

其实,我们农村流行的许多传统风俗习惯,使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仪式感,更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夙愿。“对月贴”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自有它的意义,价值。惟愿,我们应当传承,发展,珍之,重之。
作者:刘建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