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楚风汉韵
作者:彭云舫
沔阳小镇,
刻着云梦泽的胎记,
流淌着汉风楚韵的基因。
走近沔邑,
绿水澄澄,
化作粼粼的月光。
荷,为锦鳞撑开绿伞;
渔歌,伴着水鸟飞行。
牛犊与羊羔侧耳,
聆听屈子歌沧浪的余音。
乌蓬船边的鹭丝,
衔起一枚浓郁的乡愁,
补种在游子的心上。
一串串明珠的种子,
从楚文化厚重的底韵里,
吸取自然与人文的养分,
在这里开枝散叶……
徜徉其中,
青砖黛瓦结连理,
展飞檐翘角,伴回廊曲径。
复州琼楼,
用隋唐的胎盘,
孕育气宇轩昂的雄姿。
南襟洞庭,北吸汉水;
西探平湖神女,东沐黄鹤朝晖。
古老的平平仄仄,
打磨出一条青石“老街”。
黛瓦马头藏密语,
楚商儒影透微烟。
酒楼茶肆,旌幡招展,
演绎沔阳祖先古老的剧情。
邂逅见南阁,
喜见古老的艺术回家。
剪纸笔走龙蛇,
旋运匠心裁日月,
屈伸巧手剪沧桑。
麦笺不墨千秋画,
借麦浪铺排润色渔歌,
将乡愁熨烫剪裁眷恋。
玲珑剔透的贝雕,
画凤雕龙,漫遣文光;
模山范水,尽收天趣。
栩栩如生的刺绣,
如若置之春园里,
引得黄鹂下柳条。
流连“蒸蒸日上”,
触摸一座座雕塑,
如同翻阅泛黄的史册。
穿越时空隧道,
走进先贤斑斓的时光。
仰金戈铁马塑像,
叹揭竿荆楚元廷震,
惜铩羽江鄱汉殿殇。
与“人意之心”相会,
咀嚼千里送鹅毛的典故,
破解为人处世的密码。
与狄仁杰谈心,
聆听清廉问政的佳话,
领略俊杰廉悍的风采。
沔阳小镇,
一枚活着的化石,
一道行走的风景。
【作者简介】
彭云舫,笔名野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仙桃日报特约记、春华杂志副总编。热爱文学,把文学当作精神管道,宣泄情怀,描绘人生,用生命的激情锻造篇章,著述颇丰。作品散见于《中国文学》《作家报》《戏剧之家》《星星》《绿风》《心潮诗词》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