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宗玉成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全面现代化的目标奋进,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跨入新时代的伟大长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面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因此,我们要将农业优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打牢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踔厉奋进。
一、奠定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基础
“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风气正,治理好。”是乡村振兴的标志。产业兴,则乡村兴。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群众,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构建新模式,开拓新渠道是弱质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盐城市大丰区是苏北黄海之滨的传统农业大区,立足当地耕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海边湿地生态资源的优势,在引导传统产业向规模型,集约型转变的同时,要不断拓展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走出一条农工商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一是扛起农业强区的使命担当,以更加明确的路径、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2022年大丰区全年播种粮食202.22万亩,粮食总产18.32亿斤,实现“十九连丰”。新建高标准农田17.7万亩,获批创建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殊荣。二是通过抓项目、强产业,扭住农业招商这一关键抓手,抢抓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新型食品加工业发展风口,全力培育“链主型”农业龙头企业。2022年新招引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达526亿元,佳丰油脂位列全国农企500强。“沪丰优粮”产业生态联盟揭牌成立,“大丰麦仁”荣获全国麦仁产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绕“土”“特”“产”三个字,立足乡土优势资源,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发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强化链式思维,培育壮大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做大做响“大丰仓”“盐禾园”“苏义禾”等区域公共品牌,擦亮大丰农产品金字招牌,以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三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建设农业强区的根本落脚点,努力让广大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并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去年,大丰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40万元,南阳镇诚心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大中街道恒北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百佳农场3家,金鹿渔业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居全国第7位。
二、打造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样板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近1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国内外青少年38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40%,为开展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大丰保护区已经形成了林、草、水、鹿、鸟共生的生态模式和完整的麋鹿生态系统,曾经被认为是外来生物有害物种的互花米草成为麋鹿喜爱的食品,纳入了保护区的生物循环链。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12种兽类、27种两栖爬行动物、315种鸟类、599种昆虫和499种植物等。其中丹顶鹤、黑嘴鸥、天鹅、白尾海雕、牙獐等3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数量逐年增加。 保护区已经成为滩涂旅游的重要景点,每年的游客达到三十万人,旅游也带动了周边乡镇的餐饮、旅馆、交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成为附近农民致富的重要依托。而每年一度的大丰麋鹿节,已经成为展示盐城生态形象和生态保护成果、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舞台,每次都带来了十多亿元的洽谈成果。
为了让美丽村庄产生美丽经济,恒北村紧抓乡村旅游这条“生命线”,依托生态梨园,高起点规划建设,保留传统风貌建筑,增加绿化覆盖率,用活村内旧屋、河道、果林等素材,深度挖掘梨文化资源,同时凝练乡土特色,打造精品民宿,融入自然与原生态韵味,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看到古朴典雅的村庄风貌,还可以领略到质朴生动的田园风光。“年轻人希望走进乡土,寻找新鲜感;中老年人希望回归乡土,出于对乡情的眷恋”。乡村旅游已成为恒北村主要经济增长点。村庄变景区,恒北村“里子”“面子”都好看了。
在丰收大地和绿岛生态园,不仅能采摘时令水果,品尝健康美食,还能长见识、增体验,全新的旅研学旅游模式正在兴起。园区逐步形成农业科普、生态采摘、休闲养生等特色乡村旅游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农产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农业文化名片,促进农产品变旅游产品。通过举办常态化的旅游活动,培植游客到园区旅游休闲的习惯。积极开展与上海铭福文旅、上海驴妈妈、南京猛犸象文化传媒等国内知名旅游策划和投资机构对接合作,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研学旅游基地的目标定位编制丰收大地旅游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积极深化与中国特色农庄产业联盟等旅行社、培训机构合作,提升运营质量和体量。
“地上长花、湖中生花、树上开花”的发展思路在新丰镇得到真实展现。S226省道新丰段,一条以花卉为主题的经济长廊正在形成。该镇充分利用区位及交通资源优势,策应“盐丰一体化”,打造农旅发展新亮点,加速乡村振兴步伐。s226名特花木观光经济带分为南北两个区段进行功能规划。南区主要依托荷兰花海旅游度假区的资源优势,配套农旅融合项目的招引,提升项目的趣味性,延长游客的观赏、游玩时间。北区规划盐丰田园风光观光区。主要依托现有苗木栽植基础,增加彩色、名贵树种的种植,以及汽车露营等新项目的布展,延伸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链条,提升游客的观赏乐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乡村振兴优势,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和乡村价值,努力实现农业多效益、高效益,推动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功能领域不断拓展。
三、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千泉汇聚,大河滔滔;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合力的源泉。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创新、关键在业态。大丰区辉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互联网龙头企业共同创办的农一网平台有效地整合了全国各大主流农资供应商名、特、优农资商品和农副产品的品牌营销渠道,为广大种田大户和农资供销商提供了线上线下便捷购销的服务载体,其渠道和网点遍及全国城乡24个省、市(自治区),年交易额达256亿元。互联网+种植业;互联网+养殖业;互联网+农副产品加工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新模式应运而生,为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有效链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物联网领域,随着大数据集成应用成果的转化以及智能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先行喷滴灌系统;温光湿度智能调节系统;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远程遥测与遥感系统;智能化物流跟踪定位系统等装备给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网红主播;抖音带货;乡村快递;打卡驿站;滴滴快车;农村淘宝;庄稼医院;乡间诊所;网络课堂;家政服务;职业保姆;快餐外卖;红白理事;乡村导游;中介服务;广告代理;文化传媒;工程设计;花卉园艺;非遗传承等新型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和现代服务业走向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2022年壹达外卖正式进驻大丰后,200余家熟食商店加盟经营,100余名绿码骑手在竞争岗位中获得了高薪就业的机会。随着三农乡土人才开发步伐的加快,乡村麦秸画,瓷刻,根雕,竹艺,柳编,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的能工巧匠,也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他们在创业兴业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这些赋予乡土风情和区域文化色彩的基因将在文明创新的智慧传承中,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202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