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就在我们的队伍中
——写给3月5日学雷锋日
文/孟庆文
三月的惊雷,
浩荡的春风。
我们又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
——雷锋。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唤起了,
英雄队伍的千山万岳;
催开了,
祖国大地的万紫千红。

像战旗一样鲜红,
像松柏一样长青。
千山万岭呼唤着你的名字,
五湖四海齐声把你赞颂。
啊,雷锋——
你的名字伟大而又普通。
人们,
只要听到你的名字,
就会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
为祖国洒热血,
为人民赴汤蹈火的愿望,
就会勃然而生。
想雷锋啊,盼雷锋,
满腹思念出喉咙!
仰望天空喊几声:
在哪儿里啊,在哪儿里?
咋儿能看见你身影?
一声喊,群山起共鸣;
一声唤,万人齐呼应。
心连心啊,声接声,
心海泛起浪千层!
雷锋,雷锋在哪儿里?
雷锋就在我们的队伍中!
哪儿里需要你,
哪儿里就有你身影。

在抗疫前线的战场上,
成千上万个雷锋在驰骋。
李文亮,梁武东,
蒋金波,毛样红,
孙士贞,黄汉明
……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
诠释了崇高的人生。
他们的身躯像苍松,
他们的行动若疾风。
他们的双眸如流星,
他们的爱心似火红。
决战疫情,
舍死忘生。
面对艰险,
敢把身挺。
义无反顾,
尽瘁鞠躬。
献一腔热血,
满腹的忠诚。
凛冽寒风中,
传递温暖情。
天眼巨匠南仁东,
科学丰碑闪晶莹。
踏过平庸,
把有限的人生,
谱写在无垠的苍穹。
水稻之父袁隆平,
农业报国尽平生,
享誉世界耀金星。
隐功埋名张富清,
荣获殊荣世人尊敬,
伟大在于平常之中。
于敏甘愿隐姓名,
强国强军氢弹升天空,
中华崛起令世人震惊。
卫星之父孙家栋,
航天事业献赤诚,
自主创新圆国梦。
李延年赫赫有战功,
保持本色隐功名,
为人民甘洒热血献忠诚。
黄旭华隐名瞒姓,
顽强拼搏研制核潜艇,
忘我精神世代人传颂。
屠呦呦为国尽忠诚,
研发光大中医新草药,
造福人类无量德功。
钟南山笃志亮节高风,
非典勇于陷阵冲锋,
战新冠擎天柱长空。
申纪兰楷模堪称,
为人民甘愿作公仆,
不忘初心担当使命。
……

雷锋就在我们的队伍中,
千万个“雷锋”在踏着你的脚步走啊,
千万个“雷锋”正朝着你的方向行!
在沸腾喧闹的工地上,
工人们的干劲十倍百倍增,
热火朝天,
车水马龙。
在科研攻关的楼房里,
科技工作者,
不舍昼夜,
灯火通宵明。
在守卫祖国的边防线上,
有无数双睁大的眼睛。
在祖国万里的海疆上,
有我们巡航的舰艇。
在祖国的蓝天上,
有捍卫领空的战鹰。
在练兵的沙场上,
有手握钢枪的战士,
他们个个虎跃龙腾,
仰起严肃庄重的面孔,
坚定的誓言豪迈铮铮。
在升旗仪式上,
小学生唱起了《国歌》,
脸上绽开着天真的笑容。
……

雷锋就在我们的队伍中,
他们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
创造了世界的奇迹——
人口大国全面摆脱贫穷,
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
“挽起袖子加油干!”
在缀满鲜花的路上,
他们又挥动强健有力的臂膀,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开启向现代化强国进军,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满怀壮志豪情迈向新的征程!
昔日贫瘠荒凉的乱石滩,
今日梯田叠翠绿如屏。
天堑变通途,
高铁呼啸穿过高山越峻岭。
开山劈岭劈挥汗如雨,
世界屋脊披上了彩虹。
载人飞船空间站,
跨海大桥举世惊。
嫦娥五号取回月壤,
频传捷报探月工程。
载人深海探底宝藏,
穿云破雾战鹰升空。
宇宙太空飞船呼啸过,
滚滚波涛航母破浪行。
主权网络新天地,
宇宙银河北斗星。
科技之树吐翠花香飘溢,
展开翅膀奋飞创新之鹰。
强国强军中国圆梦,
综合国力日益强盛。
民族之林巍然屹立,
伟大祖国欣欣向荣。
……

雷锋就在我们的队伍中,
他们建设祖国的热情,
正化作烈火熊熊。
他们忘我无私奉献,
用付出的汗水,
把累累硕果凝成。
傲然挺拔的青松,
永远枝叶茂盛。
雷锋伟大的精神,
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千雷锋啊,万雷锋!
在我们浩浩荡荡的队伍中,
站起来千千万万个新雷锋。
他们正——
披满天朝霞,
迎旭日东升;
牵一路春色,
挽道道彩虹;
携无数战友,
奉无限赤诚。
用满腹的忠贞和热情,
书写自己璀璨的人生。
崇高的信仰,伟大的征程,
照亮了他们的心胸。
他们正沿着二十大指引的方向,
豪迈地进军现代化强国的征程。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勠力同心,
竭力尽忠。
忘我奋斗,
砥砺并行。
只要党的一声唤,
奋不顾身勇冲锋。
宛如江河激流下,
汹涌澎湃在奔腾。
英雄队伍撼天下,
所向披靡无不胜!
2023—3—5
于松原

作者简介:
孟庆文,籍贯吉林省大安市人,高级教师,退休于吉林省松原市。自幼酷爱文学,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吉林油田电视台”做过《讲座》,《吉林石油报》多次发表文章。多次在国家、省、市教学书刊发表学术论文并获奖。著有《教苑新编》《运用诗词语言提炼课文精华》两本教学专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吉林教育电视台”、《城市晚报》、《松原晨讯》等多家媒体曾专题采访并报道。获“松原市基础教育首届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作品大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大型教育文献《新形势下教育管理与实践创新探索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