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开台 紧接台 促连台
——淄川区医院手术室多措并举谱写服务病人新篇章
王海涛 刘俊强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系统运转的中枢,也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手术室的服务对象不仅有患者,还有各手术科室的医生。手术室管理与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2022年下半年以来,院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多部门联席会议,集思广益,从环节、细节、管理入手,密切结合6S创建工作,对手术48项工作制度和12项手术室管理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订,有效地改进了工作流程和手术安排方案,促进了手术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据统计,2022年手术室共完成手术6926例,比2021年度提高了24.2%。春节过后,医院迎来了第一波就诊住院高峰期,手术室继续从“开台、接台、连台”三方面入手,细化措施,提质增效,使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手术治疗,床位周转率显著提高,住院天数明显减少,获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评,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服务病人的新篇章。


时间赋能,改进手术开台时间
患者入院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时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改进了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术前访视制度,择期手术的麻醉协议书签字提前在麻醉会诊或术前访视时完成,避免患者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时间。工作人员提前15分钟到岗,提前做好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提前到病房接手术病人,与病房护士交接完毕即刻通知手术医生,确保首台手术医生及时到达,准时开台。通过加强手术开台时间管理,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并在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通力协作下,首台手术时间达标率达到92.74%。2月10日骨科需要透视协助的手术较多,很难分台进行,担心造成当天手术堆积,患者等待时间过长。手术室及骨科工作人员经与患者家属协商,在不影响当前手术进度的前提下,将原定10日两例手术提早至9日完成,做到了多做考虑、早做准备、尽早开台,极大的保证了每一台手术的质量与病人安全。

无缝衔接,完善手术接台管理
每一台手术结束前,及时通知下一接台手术人员,接台护士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去病房接病人时,责任护士确保各项术前准备完毕,并联系手术医生确认保证立刻到达,使接台手术紧密衔接。手术室和供应室之间设有专用传送电梯,手术器械和物品能够快速传递。对术中患者安全核查、用药交接、术前术后交接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培训,缩短术后患者转运时间。全麻病人手术后均送入复苏室,及时腾空手术间,手术接台做到畅通无阻。手术间清洁消毒做到准确快速达标。合理化人员配置,增加了麻醉医生、麻醉护士,病人麻醉清醒后及时将病人送回病房,加快了复苏室运转。2月13日,手术室孙凤蔚护士长发现14日需要使用腔镜显示器的手术较多,为了合理安排仪器设备及手术房间,与手术科室协商后,更改第一轮手术顺序,妥善解决了仪器设备匹配和手术衔接问题。手术室的病人有些是刻不容缓的急危重症,需要临机协调处理。医院根据手术室现有的人员配置,改进了接台轮转流程,做到衔接顺畅,缩短手术接台时间。

后勤保障,为连台手术注入澎湃动力
对于手术比较多的科室,安排固定手术日,完善日间手术各项流程,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连台手术科室的需要。2月10日下午五点,妇科姜凤君主任做完了5台手术,尽管身体有些疲惫,但仍兴致很高,因为手术安排的顺畅,一台紧接着一台,进行的非常顺利。去年以来, 医院为手术室购置了新的仪器和设备,增设了麻醉复苏室和两个手术间,添置了新的手术床、麻醉机、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肾镜等手术器械设备,以满足临床手术需要。加强了食堂的送餐管理,为手术人员随时提供免费工作餐。做好精细化保障,改善手术医生的办公条件和休息环境,购买了多功能沙发椅、茶吧机、工作电脑等,便于手术人员在此做短暂休整、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和查阅处理医嘱,以便投入到更紧张复杂的工作中。

麻醉科主任翟庆、护士长孙凤蔚表示,今后要继续完善工作流程,通过与手术科室和手术医师的不断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医护配合的默契度,为病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