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志愿者在文庙广场参加共青团吉林市委主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纪实
东北区:刘红羽 王敏 曲征录 报道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凝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用爱心与责任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在志愿服务中锻炼成长,传递文明,传递红色故事,厚植爱国情怀。
2023年3月2日,东望志愿者吉林吉林片区14课堂及艺术总监、巡网、讲师、共享、军训、新闻共82人,应文庙街道天胜社区樊晨书记邀请,到昌邑区文庙街道文庙广场,参加“3•5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月青年志愿服务集市”义演活动。
本次活动主办单位共青团吉林市委,吉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单位文庙街道天胜社区。参加的单位有学校、银行、吉林石化公司等十多家志愿者服务队。东望志愿者做专场红色经典义演、宣讲,市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
上午8点,志愿者到达文庙广场。这里是松花江边,天气格外寒冷。志愿者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这里做着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十多家志愿者服务队像赶大集一样,纷纷摆出自己的服务摊位,亮相在文庙广场。
上午9点,志愿者主持人宣布演出开始。首先表演的是《红色家书》,第一封家书是丈夫陈觉在就义前四天写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我们为救助全国人民的父母亲,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定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第二封家书是赵云霄接到死刑判决后,给她刚满月的女儿写下最后的绝笔:“你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我们不能抚养你长大了,望你好好长大成人,却要知道你父母是怎么死的……”第三封家书是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最后一封信,那是一封用蜡纸裹着的,深藏在她室内离地面两米高的墙缝中的信,这封信收信人终生没有读到。他牺牲前说:“我死不足惜,愿润芝革命早日成功。”第四封家书李大钊给后人的“中华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百年之后,社会主义绝不会负我中国……”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第二个节目是情景剧《乳娘》,胶东育儿所300多位乳山的妈妈用他们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1000多名后代。年轻的乳娘,在鬼子大扫荡时为了救八路军的后代,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放进了山洞被活活烧死。年轻的乳娘让收养的第三个孩子和女八路相认,孩子说你永远都是俺的亲娘……演员声情并茂,泪流满面,感动着现场观众们热泪盈眶。l
第三个节目是情景剧《英雄赞歌》,他们穿着志愿军服跪倒爬起,演绎着抗美援朝英雄王成、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豪迈气概。“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两位志愿者宣讲员分别讲述《铁血将军杨靖宇》《东北抗联英雄陈汉章》,他们慷慨激昂的宣讲,使抗联英雄们的壮举感染着现场的观众,迎来阵阵掌声。
在现场,人们穿着厚厚的棉服都冻得瑟瑟发抖,可是演员们都穿着单薄的演出服,顶着迎面吹来刺骨的寒风,没有叫苦喊冷的。他们无论是义演还是宣讲都尽职尽责,表演得非常到位,受到现场观众们的心疼和关爱,有的说:“快穿上点吧,太冷了,别把你们冻坏了,演的太好了,都把我感动流泪了……”这就是东望志愿者,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不用提醒的自觉,把学雷锋践行在实际行动上,普通人干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

志愿者用宣讲、义演的形式在寒冷的天气送温暖,传承雷锋精神,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