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文:大美神州数北极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大美神州数北极
界水黑龙起舞,兴安白雪镶幽。众人找北赞风流。共品一壶老酒。
故事滋生色彩,猎奇雾笼神游。风推后浪展歌喉。入梦那颗红豆。

漠河拾趣
飞机下降了高度,透过舷窗向下望去,巍巍的兴安岭一眼望不到边,郁郁葱葱的林海波涛尽收眼底。飞机继续下降了高度,在山谷中向北飞行,不久徐徐降落在漠河机场。
在县城金马酒店安顿好行李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西山上的北极星公园。拾阶而上,来到了公园广场,广场是削平山顶而成,面积不算很大,有漠河县城市标志“腾飞”的雕塑,最醒目的是用不锈钢建造的高耸入云的北极星,它在悄悄告诉游人已经到了祖国的北方。
站在西山北极星公园星标下向东鸟瞰整个漠河县城,这是1987年5月大兴安岭火灾后在叫作西林吉的镇子上重建的祖国最北的县城。县城不算大,建筑风格各异,街道两旁高楼林立,整洁的街道,依稀可见的行人和车辆,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悠远、宁静、美丽。漠河县城,这个重新打造的精致小城,犹如镶嵌在绿海中的一颗闪烁的明珠。
从北极星公园下来,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松苑,这是经过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火考验而依然傲翠城中的原始松林。如果不是见证者,谁能够相信与理解。这片原始松林,每棵树都系着一个刷了红漆打上凹字标有树种、树高、年轮、直径的铝标牌。据讲,这里有三四十厘米粗的260多年的松树。我寻找到了一棵标有60个年轮略比碗口粗一点的松树,兴奋不已地请同行给我拍照,留下了美好的、难忘的瞬间。这是因为,这一年我也正好60周岁,在人生旅途上标有特殊意义的符号。
紧邻松苑就是“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这是为反思纪念1987年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而建。据记载,那场大火经过8万多军、警、民28个昼夜的奋力扑救,终于在6月2日被彻底扑灭。那场大火,烧红了这里的天,烧黑了这里的地,烧没了这里的城镇……沉痛的血的教训,昭示着浴火重生,富于生命力的漠河,正在重新崛起!
在游览北极星公园时,导游就按捺不住地向我们讲述了漠河大火的传奇故事。当年大火几乎吞噬了这里的一切,县城内外一片焦土,然而,人们惊奇地发现唯独松林、小庙、厕所、坟墓奇迹般地逃过火劫,因而有了这“四不烧”的传说。人们传说松林是栖福之地,火神不忍而躲之;小庙是供奉之地,火神不忍而越之;厕所是恶臭之地,火神不忍而避之;坟墓是亡灵之地,火神不忍而过之,女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地人流传着不同版本有关“四不烧”的故事,有的传说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也;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坟地不烧,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基本处于同辙的“四不烧”,当地人称奇,也给来此旅游的外地人带来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县城西南的林区,有棵无根树。这棵无根树,四五米长的树干悬在半空中,而其一根枝杈却牢牢地扎进了比它粗得多的一棵大松树的树干里。这棵无根树的养分靠大树供给,大松树好似“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喂养怀抱的酷似“孩子”的小松树。不仅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更让人感叹生命的奇迹。当地人把这两棵松树叫作“绝恋松”,也着实让人感动,但我想或许叫作“母子松”更为贴切。

同去找北
现实生活中,国人常常开玩笑说“找不着北了”。从字义上理解说得很直白,其寓意为处事没有了主意和办法,失去了方向,有点发懵。
“北”之旅的第二天的早饭后,我们一行便乘坐大巴去北极村。漠(漠河)北(北极村)高速正在建设中,于是我们沿着原来狭窄的沙石路前往。大巴在一处桥旁的空地停下来小憩,雨后河水湍急,但非常清澈,有的蹲在河边洗手,有的去摘野花。车继续前行,偶见24年前大火过后留下的焦木,重新生长出来的林木遮掩了这里的一切。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一个临中俄界江黑龙江的小镇,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极昼胜景的最佳之处。
大家兴冲冲下了车,首先到最北邮局购买了明信片,盖上了最北邮局的邮戳,通过小小明信片捎去来自最北方的祝福和思念。在街路边的小摊前,穿戴朴素的乡下妇女摆着一筐筐带着白霜的都柿果,吸引着游人的眼球。这都柿是纯天然的,价钱也不菲,好的卖到80元一斤,稍差一点的一斤也卖到60元以上。大山里的人很朴实,也很爽快,一个劲儿地“新采摘的大都柿,先尝后买”叫卖着。据讲,这都柿是大小兴安岭的特产,吃多了能醉人,可酿酒和加工饮料。
我们入住了别有特色的家庭旅馆。旅馆门前粗犷的仿古招牌、木刻楞的装饰,将人带进了久远的时空。
午饭后,天还下着蒙蒙细雨,旅行社导游与游客商量,取消了原计划参观林海观音、胭脂沟风景区、120多年历史的老金沟遗址的行程。导游就只好多占用一点时间给我们滔滔不绝地做了介绍。
在漠河,离县城40多公里,离北极村30多公里的地方,有观音山、胭脂沟、李金镛祠堂等景点。观音山景区位于漠河观音山山顶,是2006年9月将南海10.8米观音像从海南三亚南山运至这里,与海南三亚南山那座108米观音法身像,南北相望呼应。
胭脂沟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又名老金沟,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从清末至今一直是淘金圣地。胭脂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清朝时,这里的金子为慈禧太后换过胭脂,故称胭脂沟。又说,淘金兴盛,众多国内外妓女涌入老金沟。这些妓女卸妆后洗脸的水流入老金沟河,水面上漂浮了一层胭脂,故名胭脂沟。导游还说,在老金沟还有胭脂坟呢。

大家一起来到黑龙江边,望着缓缓的黑而清澈的江水,对面俄罗斯起伏的群山和山坡上的小村庄,微风吹着如云、如烟、如雾的细雨,仿佛置身于仙境。
在近三米高的花岗岩材质上刻有“神州北极” 四个朱红大字,这是中国北极村的标志性建筑,与海南三亚海角天涯的“南天一柱”异曲同工、遥相呼应。大家争相在“神州北极”石碑前,匆匆拍下了打着花雨伞的照片。
经导游联系,我们一行18人乘坐两艘快艇,逆江而上,去看黑龙江源头。黑龙江源头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西北源为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麓,南北两源汇合于洛古河上游8公里处,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全长4 000多公里,仅次于黄河而列世界第八大河。细雨蒙蒙,马达轰鸣,两岸青山沟壑,岩石峭壁,好似一幅幅水墨丹青画,美不胜收。对面岸边的丛林中竖起高高的瞭望塔,那是俄罗斯边防哨所。在黑龙江主航道另一侧从上游飘来一只搭有帐篷的木筏,一个俄罗斯人站在木筏上,是探险,还是回归自然?大约一个多小时,快艇在一个村庄停靠了,这就是洛古村。大家冒雨上岸,望着前方“v”字形滚滚而来的两条河水,交融在一起,形成宽阔的水面,这就是黑龙江源头。快艇画了个圈,顺江而下。
回到北极村码头,雨虽然停了,但天还是阴着。大家跟随着导游一起去找“北”。穿过江边的水泥小路,还有坚实的鱼鳞松木栈桥,大约徒步五里多路,来到了北极村最北面黑龙江畔的北极沙洲。这里别有洞天,在沙丘绿草中,镶嵌着选自不同年代名人墨客书写的不同字体的“北”字。在沙洲北边,耸立着中国陆地最北极点标志性纪念碑。据介绍,此碑取材于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小篆体“北”字,纪念碑呈三面合围状,具有全方位“北”的视觉特点。下面的小三角就是北极点坐标物,坐标物上标注东经122°20′43.48″E北纬53°29′52.58″N,旁边一块巨石上刻着“中国北极点”。这是代表着我国领土最北点的地理坐标,被喻为中国北极“金鸡之冠”的璀璨明珠。但实际上,我国最北点所在的位置,应该在北边界江江道的中心,这里的坐标物只是最北点的一个象征。大家忘记了疲惫,穿行在“北”字之间,忙碌地拍照。
北极沙洲的玄武广场,有龟蛇缠绕的玄武坛。“中国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恒’和 ‘四象’七大星区。 ‘四象’即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而北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并从殷朝时期被喻为北方神。后云‘北方玄武,龟蛇一形,统摄万灵,来从吾右’,故受人们顶礼膜拜。玄武于此,寓意北极乃神佑吉祥升腾之地。”这是玄武广场大理石碑文上表述的。
当大家走出北极沙洲,路边有几个西瓜摊,当地老乡喊着“尝一尝北极西瓜有什么不一样”,在中国最北方,高纬度上生长的西瓜,个头不大,不算甜,但很脆、很爽。
傍晚,来到一户房舍面前,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国最北一家,原来这里居住着一户祖籍山东人,现开辟为旅游景点。大家依次走进屋里,环顾屋外,典型而古朴的木刻楞,好似令箭的木栅栏及室内的摆设,浑然一体,勾勒出了大兴安岭之麓、黑龙江之畔欧式建筑风格。
夜晚,在一个农家餐馆大家开怀畅饮,导游吃完工作餐后,来讲夏至节传说为大家助兴。据说,在黑龙江边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与专门负责为西王母取水的七个小侍女赤霞、橙练、黄衣、绿玉、篮裳、青霓、紫露。每年夏至这一天的晚上,北极村的人们经常能看到飘舞于天空中的七彩条带,即所谓的北极光,人们说那是西王母的七个侍女又回来看望她们的爹娘来了。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每年夏至这一天,北极村的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虔诚地等待女儿们回家。

回农家旅馆,大家仍没有睡意,请旅店的男主人简略地介绍了北极光。据讲,每年的夏至前后这里是观赏北极光最好的时候,北极光的形状各异,色彩斑斓,有条状的、带状的、伞状的、扇状的、片状的、球状的、圆柱状的、葫芦状的等,颜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相间。每年夏至前后半个月,每晚只有子夜时分一两个钟头,天色稍微昏暗一些,随后又是朝霞似锦,旭日高悬,黑夜于是变成了“白夜”。最热闹的要数夏至这天傍晚,长长的黑龙江畔聚满了天南地北的游人,大家在江堤上点起一堆堆篝火,轻歌曼舞观看神奇的白夜景观。在同一时间欣赏到晚霞和朝霞的神奇的自然景观为北极村所独有。那日落又见日出的白昼,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与遐想。
家庭旅馆就坐落在黑龙江边。一觉醒来,已是北之旅的第三天了。
早饭后,乘车返回漠河。在北极村村外的北极哨所,我们参过军的5人在哨所门前合影留念。这天,正是八一建军节,营房内的军人正忙着庆祝自己的节日。
大巴行驶在那条来时的公路上,车内的人们来时的欢声笑语早已被鼾声所代替,大家陶醉在终于“找到‘北’ 了”的幸福甜蜜的梦乡中。

兴安明珠
漠河县,是镶嵌在高高大兴安岭上的一颗祖国最北方富有诗情画意的明珠。提起漠河,这些年出差,我没少往大兴安岭地区跑。上天造就这块神奇的土地,由于地处高纬度祖国的最北方,四季时光几乎让漫长的冬季占去大多半,尽管如此,这里的四季仍然有其独特之美。
如曲的漠河之春。漫天飘舞的雪花,已经显得有些疲惫,轻轻地落在地上,没有了寒冬那沙子似的爽而有些绵。在像盖了棉被似的冰雪下面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孩童们玩着越滚越大的雪球,倒置在屋檐下的冰溜子在阳光照耀下滴着水滴,悄悄融化的冰雪在传达春的消息。沉睡的大山林海黑土地万物开始复苏。当野草伴着冰凌脱掉枯黄的外套初露新绿,当嫩芽刚上枝条,大山披上浅绿新装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又染红了群山。这是一首亘古不变的经典曲、永恒曲,吹响了复苏的号角。淡雅春色无限好,周而复始悄然至,盎然生机惜时光,一年之计在于春。
如歌的漠河之夏。风儿吹起,静听绿海波涛,会让你充满联想;雨过天晴,雾里看山新梳妆,会让你为之一新;湛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天然的氧吧,会让你尽享;蝶飞虫鸣鸟儿啼,会让你追忆童年而陶醉;五颜六色的野花开满绿草地,会让你欢歌笑语愉悦无比;涓涓溪流,潺潺泉水,滚滚江河,山水相映,浑然一体,会让你万分的感慨;远离赤道,骄阳当空,有大山遮挡,有林海调节,会让你尽享盛夏那个 “爽”;落日的晚霞还没散尽,而天边又露出了晨曦,会让你感到白昼的奥妙;形状各异,色彩不同的北极光的出现,会让你一睹宇宙间的神奇。变幻莫测的色彩和形象令人终生难忘,每一个景色,都是一首引吭不倦的欢歌。
如画的漠河之秋。凉意的风儿吹来,酷似珍珠的露水珠在旭日照耀下闪闪发光,一场霜不约而至,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秋天的到来。金黄的兴安落叶松、橘黄的白桦树、翠绿的樟子松、大红的柞树,层林尽染,“五花山”丰富的颜色绘就了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卷。这是山珍收获的时节,樟子松树结满松塔,核桃楸树挂满山核桃,榛柴丛榛子压枝条,五味子藤蔓挂着串串褐红色的果实,蘑菇、猴头、黑木耳、都柿,忙坏了采山人。
如诗的漠河之冬。大雪把大山、草地、江河、村落……换上了素装,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仿佛是玉砌的世界。西伯利亚的寒风无情地吹着,呵气成霜,学滴水成冰,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至今仍保留着我国最寒冷的记录。马鹿、野猪、棕熊、达(四不像)、袍子、雪兔等野兽在雪地上留下了踪迹,飞龙、山鸡、鹌鹑、乌鸡等飞禽时起时落,马达声打破了大山的寂静,狗拉爬犁留下道道印痕,充满神奇的冰雕雪塑,木刻楞的房子里传出阵阵笑声。这就是如梦如幻又如诗的冬。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